2015年11月08日11:2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北京11月8日電 11月6日至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在中新關系處於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性時刻進行的一次國事訪問,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習近平主席此訪時間短暫,但亮點眾多,看點頻出,突出一個“新”字,重在一個“親”字。
一個大大的“新”
政治領域的“新”,體現在兩國宣布雙邊關系的新定位。中新是親密友好鄰邦,建交25年來,兩國立足各自比較優勢和發展戰略,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良好溝通和配合,推動中新關系走在國與國合作的前列,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前瞻性。目前,中新兩國已經建立起3個副總理級雙邊合作機制,新方與中國7個省市建立了地方合作機制。可以說,中新關系已經從中央到地方的各個層面有著制度性聯系,形成了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全方位關系,正處在繼往開來的重要機遇期。
中新關系得到長足發展,不是歷史的偶然。首先得益於兩國領導人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規劃兩國關系發展。為了更好地引領下一階段中新關系發展,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明確了中新關系的“新定位”,即“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伙伴關系”,體現出兩國關系“與時俱進”和“全方位合作”的特質。訪新之際,習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媒體上發表文章,闡述了對中新關系的新構想。文中強調,兩國要把戰略規劃和高層引領的中新關系“傳家寶”繼承下來,保持高層密切交往勢頭,增強政治互信,加強戰略溝通,堅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不斷夯實兩國關系政治基礎。習近平主席的主張得到新加坡各界的普遍贊譽。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隨著新加坡與中國政治、經濟、社會關系的發展,新加坡也要開始發展與中國的戰略關系。
新加坡是東盟重要成員國,今年開始擔任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今年是中新建交25周年,明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5周年,一個重新定位的中新關系,不但能夠推助兩國關系的發展,也將有助於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亞洲命運共同體。訪新期間,習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重要演講,強調中國始終將周邊置於外交全局的重要位置,視促進周邊和平、穩定、發展為己任,並就新形勢下中國同東南亞和周邊國家深化合作、共謀發展大計提出四點主張,表明了中國願與新加坡一道,同周邊國家一道,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開創全方位合作新局面,共創亞洲美好家園的信心與決心。
經濟領域的“新”,在於兩國經貿中合作的新內容。
目前,中國已經是新加坡最大貿易伙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達797.4億美元﹔新加坡則是中國最大投資來源國、重要的人民幣投資離岸交易中心。習近平主席在與新加坡總統陳慶炎會談時表示,將扎實推進以重慶為運營中心的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將其建設成為兩國互利合作新的示范項目。聚焦“現代互聯互通和服務經濟”,對接中國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和倡議,以點帶面,前景廣闊,是中新兩國經貿合作的新亮點。
經貿合作的“新”,還在於中新自貿協定的升級。7年多來,中新自貿協定的效用得到充分發揮,帶動雙邊經貿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隨著國際、地區以及中新兩國經貿形式的演變,中新自貿協定面臨提質升級的重要契機。兩國領導人在會見會談中,贊成雙方在利益平衡基礎上,務實啟動中新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談判,並力爭早日完成。這是兩國深化拓展務實合作的重要步驟,為中新貿易合作注入新活力。
另外,新加坡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也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中新兩國借助習近平主席的訪問,積極探討兩國企業結合“一帶一路”倡議開拓在第三方市場合作模式,並在這一框架內挖掘金融合作潛力。在區域一體化加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中新兩國抓住“一帶一路”建設這個契合點,將不斷創新合作理念,豐富合作內涵。
一片濃濃的“親”
中新兩國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習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演講時,回顧了鄧小平、李光耀兩位老一輩領導人在中新關系發展歷程中的豐功偉績。習近平主席同陳慶炎總統、李顯龍總理也曾多次見面,是老朋友。今年3月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逝世,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張德江委員長、張高麗副總理分別向新加坡領導人發唁電。李源潮副主席作為習近平主席特使應邀赴新加坡出席李光耀國葬。
有朋自遠方來,新方高度重視。習近平主席訪問期間分別與陳慶炎總統、李顯龍總理進行正式的會談會見,出席陳慶炎總統舉行的國宴。李顯龍和夫人何晶還為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教授舉行私人午宴。兩國領導人進行朋友間的深入交流,共敘友好、共謀合作、共話未來,將增進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友誼。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新兩國的“親”,還體現在不斷加強的人文交流。中新文化同源,交流非常密切、頻繁。據介紹,現在每年有數百個來自中國的文化藝術表演團體和展覽活動在新加坡亮相,在傳統的華人節日,新加坡也經常邀請中國的藝術團體和民間文藝人士赴新表演。新加坡旅游局的數據顯示,去年共有超過170萬人次的中國游客來到新加坡。對新加坡來說,中國已成為僅次於印度尼西亞的第二大客源國。
習近平主席此行出席的人文活動,彰顯人文交流在中新關系中的紐帶作用。2010年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副主席訪新期間,曾與時任國務資政吳作棟共同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奠基培土。如今,習近平與吳作棟榮譽國務資政一起為文化中心揭牌,並在這裡共同觀看文藝表演、參觀藝術展覽。文藝表演別具匠心,充滿中華傳統文化韻味﹔藝術展覽則匯聚了中新兩國藝術家的美術作品,成為中新兩國文化交流的新開端。在兩國文化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中國文化中心投入使用,必將成為傳播中華藝術文化的重要舞台。
習近平主席來訪,新加坡各界滿懷迎接“親戚”回家的感覺。當地人說,習近平主席在福建工作多年,而新加坡華人絕大多數來自福建與廣東,對習近平主席格外有親切感。這種親切感,正是不同國家人民相互認知、相互理解的重要情愫。相信在人民之間友好情感不斷增進的時代,中新兩國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伙伴關系必將煥發盎然生機。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