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習近平在新加坡演講放眼亞洲、著眼未來--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專家:習近平在新加坡演講放眼亞洲、著眼未來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 張夢旭  孫天仁

2015年11月07日18:2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11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了題為《深化合作伙伴關系  共建亞洲美好家園》的演講,高度評價中新雙邊關系的良好發展勢頭,積極肯定雙邊關系的重新定位,而演講的重頭戲則是立足新加坡,向世界闡述中國發展與東盟及亞洲國家關系的政策主張。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國內專家,對演講內容進行解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表示,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的演講,既回顧了歷史,又著眼未來,寓意深刻、內容豐富。必將對中國與新加坡乃至整個周邊國家關系產生積極影響。

他說,11月6日,中新兩國元首會見時一致同意將中新關系定位為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伙伴關系,並啟動中新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談判,這對於兩國關系和整個亞太地區來說都具有積極意義,是兩國領導站在歷史高度做出的與時俱進的歷史性決定。

習近平在演講中提到,中新關系25年來的發展,緊密契合兩國發展戰略,契合中國發展方向和新加坡獨特優勢,走出了一條與時俱進的合作之路。

蘇格認為,中新關系的發展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密切相關。中新關系的深化,同時也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從沿海到內地,對外關系發展從周邊到全球的進程。新加坡是中國最大的投資來源國,在改革開放事業中,中國從新加坡獲得了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經驗,而新加坡也從與中國的合作中探索出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新關系是當今國際關系中互利共贏的典范。

中新關系的重新定位不僅會推動雙邊關系積極發展,也對中國發展與東盟的友好關系是一大利好消息。

繼在越南國會發表演講提到“和”的文化后,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演講再次強調,和平發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基因,講信修睦、協和萬邦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內涵。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阮宗澤認為,習近平的演講再次向外界闡明,中國與東盟互為發展機遇,是利益和命運共同體。當前南海問題突出,對中國與東盟關系造成干擾。中方堅持有關爭端由當事方通過和平談判方式來解決,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

阮宗澤說,中國和東盟正致力於打造“鑽石十年”,如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商簽“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雙方世代和平共處提供制度框架和法律保障,並以此推動實現東亞持久和平。

習近平在演講中還就新形勢下中國發展同周邊國家關系提出四點主張。蘇格認為,習主席說的“共同維護和平安寧”,就意味著中國和周邊國家要順歷史潮流而動,共同維護地區的穩定,為共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深入對接發展戰略”,就意味著中國和周邊國家要拓展經濟領域的務實合作,實現“一帶一路”與相關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積極開展安全合作”和“不斷鞏固人緣相親”,就意味著中國和周邊國家一方面要踐行亞洲安全觀,協調推進地區安全治理,共同擔當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創造安全合作和對話的平台,另一方面不斷加強人文交流,為實現地區的長治久安創造民間基礎。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王政淇、肖紅)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