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提到的中新關系“傳家寶”是什麼?--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高層動態

習近平提到的中新關系“傳家寶”是什麼?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 孫天仁

2015年11月06日22:1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11月6日,在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海峽時報》和《聯合早報》發表題為《承前啟后 繼往開來 共創中新關系美好未來》的署名文章。在文章中,他提出了發展中新關系的3點建議,第一點是“要繼續做好頂層設計”,要把戰略規劃和高層引領的中新關系“傳家寶”繼承下來。

這個中新關系的“傳家寶”是什麼呢?文章接著說,要保持高層密切交往勢頭,增強政治互信,加強戰略溝通,堅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不斷夯實兩國關系政治基礎。

明眼人會看到,習近平在文章中還提到了3個“得益於”。他說,中新關系得到長足發展,不是歷史的偶然。

一是得益於兩國領導人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規劃兩國關系發展,指明前進方向,這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新關系始終走在發展快車道上提供了堅強保障。

二是得益於雙方緊扣中國發展的戰略方向,契合新加坡的獨特優勢和發展需求,順應中國和東盟國家關系發展的時代潮流,不斷開拓務實、包容合作,精心打造合作旗艦項目,推動經貿、投資、金融、科技、人文等各領域務實合作全面開花。

三是得益於雙方以不斷創新意識和開拓思維共謀合作,孵化出社會治理、食品安全、現代服務業、互聯互通等具有時代特點、符合兩國發展戰略需求的合作新領域,為中新關系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這三個“得益於”的核心就是戰略規劃和高層引領,也就是中新關系的“傳家寶”。

高層引領對於中新關系的發展可謂至關重要。上世紀70年代,鄧小平、李光耀等中新老一輩領導人登高望遠,以獨到的東方智慧和深遠的戰略思維,為中新關系做出頂層設計,奠定了兩國關系全面快速發展的堅實基礎。新加坡已故領導人李光耀曾於1976年至2015年間訪華33次,他被稱為“西方認識中國的領路人”。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建交以來,新中兩國領導人互訪頻繁,源於兩國領導層之間交流的機制性和制度化,如雙方已經建立了3個副總理級雙邊合作機制。另外,新加坡還與中國7個地方省市政府建立了省部級經貿合作機制。可以說,從中央到地方的各個層面,新加坡都與中國有著制度性聯系。

戰略規劃則體現在“雙方緊扣中國發展的戰略方向,契合新加坡的獨特優勢和發展需求”上。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陳曉東說,建交25年來,兩國立足各自比較優勢,對接彼此發展戰略。

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被稱為中新經貿關系承前啟后的合作項目。鄭永年說,作為兩國政府間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合作項目,都是雙方通過友好協商討論的結果,完全符合中國現代化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又契合新加坡的優勢和需求。現在,兩國元首又一致同意,在重慶開展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這與中國的西部大開發也是高度一致的。

眼下,中新雙方需要以不斷創新的意識和開拓思維共謀合作,為中新關系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創新發展置於“十三五”5個發展理念之首,中國正大力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加坡正在擬定“科研、創新和企業”五年計劃,實施新一輪經濟發展。兩國務實合作提質升級可謂正當其時,而創新正是重要的對接點。

在處理地區和國際事務時,中新雙方同樣大有可為。新加坡歷來在中國—東盟友好關系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東盟是中國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的重要地區,新加坡被稱為東盟的“智庫”,在促進中國—東盟關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助力亞洲和平發展等方面均可以發揮重要影響力。

中新關系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共創中新關系更加美好的明天,中新友好的“傳家寶”不能丟。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白宇)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