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坐著大巴去河內--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人民日報記者:坐著大巴去河內

莽九晨

2015年11月06日12:5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11月4日至9日,以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為團長的中國青年代表團赴越南參加第十六屆"中越青年友好會見"活動。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中國青年代表團赴越南訪問是從陸路出發,乘坐大巴由廣西憑祥開往河內。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一路上真切地感受到中越青年交往的熱度,也感受到越南青年對習近平主席訪問的熱切期盼。

  "心理上的距離拉近了許多"

  中國青年代表團有200名成員,從全國各地聚集到廣西南寧,在11月3日接受了集體培訓,了解中越青年友好交流的歷史、訪問越南的各項日程和注意事項等,並於當天乘車趕到位於中越邊境的憑祥市。

  當地時間4日上午8時30分左右,代表團乘坐大巴從憑祥市前往越南。

  在中越邊境越南一側,越南小學生揮舞著兩國國旗歡迎中國朋友的到來。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莽九晨 攝

  進入越方一側,隻見越南小學生站在道路兩旁揮舞著兩國國旗,歡迎中國朋友的到來,樂隊奏響歡快的樂曲,讓中國朋友體會到了賓至如歸的感覺。代表團一共分成6個組,每個組乘一輛大巴,越方為每組成員安排了兩名志願者和一名翻譯。

  經過大約9個小時的行程,代表團於當地時間16時30分左右抵達河內。

  一路上,代表團成員和越方陪同人員進行了形式多樣的互動,如共同歌唱體現中越友好的歌曲《你來我往有情緣》和《越南-中國》。在歡聲笑語和歌聲中,代表團一行開始了對越南的訪問。

  "我是第一次來越南,一路上感觸最深的就是,中越兩國真正是山水相連、唇齒相依的鄰居。一路坐大巴走來,心理上的距離頓時拉近了許多。沿途看到越南這邊正在建設高速公路,相信隨著中越兩國不斷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兩國人員往來會更加便捷。"廣西壯族自治區團委副書記劉玄啟非常感慨地說。

  青年交流對促進兩國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劉玄啟表示,青年交流對促進中越兩國關系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為兩國未來關系發展做良好的鋪墊。他說,這次除了有兩國青年企業家合作、媒體交流等活動外,最重要的是,兩國領導人將會見兩國青年代表。

  "中越青年友好會見"活動自2000年開始舉辦,以中越雙方交替派遣青年代表團訪問對方國家為主要內容,至今已經成功舉辦15屆。此次中國代表團成員包括公務員、企業家、大學生、媒體工作者等,團員平均年齡約34歲。

  有的成員不止一次參加這項活動。北京外國語大學越南語專業大四學生樊哲義曾經在2014年到越南留學半年,並且曾在北京參加過"中越青年友好會見"活動。樊哲義說:"能夠與越南青年朋友們一起接受中越兩國領導人的會見,我感覺我的大學生涯非常完美。"

  進一步挖掘兩國在貿易、旅游等領域的商機

  代表團成員、重慶天喜律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周密說,乘坐大巴來到河內感覺氣氛很好,路上兩國青年進行互動,也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感情,希望企業家合作交流的活動能夠加深相互了解,讓中國企業家尋找到投資越南的機會,也能為越南的青年優秀企業家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幫助。

  "中國和越南真的是太近了,如果兩國基礎設施能夠實現互聯互通,將來兩國貿易、旅游等產業的商機太多了!"來自浙江的中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建平感慨道。"我希望能夠了解越南的相關政策,尋找投資機會。"

  期待習主席訪越讓兩國關系更緊密

  越南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專業大四學生謝氏翠是越方安排的隨團志願者之一。她輔修中文。"我希望明年能有機會去中國留學,現在正在努力學習。這次很高興能夠成為'中越青年友好會見'活動的志願者,為中國朋友來越南訪問提供幫助。"她說。

  談到習主席訪越,謝氏翠說,這次有機會隨中國代表團參加兩國領導人會見青年代表的活動,我感到非常高興。期待習主席此次訪問,能使越中兩國關系更加緊密。對於習主席的個人印象,謝氏翠說,"我覺得習主席的領導能力非常強,而且很親切。"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潘婧瑤、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