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5日21:37 來源: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 手機看新聞 字號
11月6日至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消息宣布后,迅速成為中新兩國各大媒體、社交平台熱議的焦點。
提到中國,新加坡人會想到哪些關鍵詞呢?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就此採訪了一些新加坡人,請他們談談自己眼中的中國。
中國特色——和平發展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國際新聞主管監制李鍵雄告訴記者,從習近平主席的多次出訪可以看出,中國展現的是和平發展、務實的外交特點。現在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一定的資金、技術積累,中國提出的建設“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倡議,有助於推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區域共贏發展。
中國發展——令人贊嘆
記者的一位新加坡朋友10月底去上海旅游,回來后迫不及待地告訴記者,“和2007年相比,上海的變化讓我驚訝!基礎設施相當完備,公共服務也很完善。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文明素養也大有進步。向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致敬!看來以后我得常去中國旅行了!”
中國貿易——全球之冠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張鬆聲告訴記者,中國是公認的貿易大國,貿易總額居全球之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提出,將推動區域經貿活動發展。他相信新加坡政府和商界都非常歡迎中國企業以新加坡為橋頭堡,擴大與東南亞、南亞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合作,促進互聯互通。
中國貢獻——造福地區
新加坡國會議長哈莉瑪 雅各布認為,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中國最近30多年來的經濟改革取得了成功。她說:“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所採取的行動及其作出的貢獻,不僅惠及中國和中國人民,也將造福整個亞太地區。”
中國文化——世界表達
據悉,習近平主席訪新期間,將與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一道,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揭牌,並在文化中心共同觀看文藝表演。新加坡華樂團音樂總監葉聰將在當天演出,這些天他一直忙於排練和籌備。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是全球大國,也是文明古國。在世界各地建立中國文化中心,說明文化交流成為中國與各國交往的重要一環。通過文化交流,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距離被拉得更近,很多通過政治、經濟等手段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文化解決。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