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鄭永年:新中關系是互利共贏的典范--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著名學者鄭永年:新中關系是互利共贏的典范

俞懿春

2015年11月05日14:45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前夕,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接受了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的專訪。鄭永年表示,新中關系是互利共贏的典范。

  新中之間是一種親戚關系

  “盡管新中兩國在國土面積、人口規模、社會形態等方面差異極大,但這並不妨礙兩國關系發展。從新加坡的角度來看,新中之間是一種親戚關系。實際上,即使在兩國正式建交之前,民間的交往就已經非常多了。”鄭永年說。

  鄭永年說,從政治上來看,新中關系是非常特殊的。這不僅是因為兩國最高領導人互訪頻繁,更是源於兩國領導層之間機制性、制度化的會面,這包括已經建立的三個副總理級雙邊合作機制,以及新方與中國7個省市建立的地方合作機制。“從中央到地方的各個層面,新加坡都與中國有著制度性聯系,與此同時,新中之間的人員交往也日益密切。因此,新中關系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全方位關系。”鄭永年說。

  新加坡視中國的發展為機遇

  鄭永年認為,新中關系是互利共贏的典范。新加坡把中國的崛起看成是自身發展機遇,中國通過與新加坡的交往,也有助於本國的發展。鄭永年認為,“盡管出於地緣政治考量,新加坡和美國建立了戰略關系,但這並不妨礙新加坡與中國建立緊密關系,隨著新加坡與中國政治、經濟、社會關系的發展,新加坡也要開始發展與中國的戰略關系。從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到現在漸漸開始與中國開展軍事合作,我覺得新加坡也是在做各方面的調整。”

  新中互為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據新方統計,中國連續7年為新加坡對外投資第一大目的國,並連續兩年為其第一大貿易伙伴。據中方統計,新加坡繼2013、2014連續兩年后,2015年前5個月仍為中國第一大外資來源國和第四大對外投資目的國。鄭永年認為,單從量上來看,新加坡和中國經貿合作已經是碩果累累。中國下一階段經濟增長目標,是從數量經濟轉向質量經濟,而新加坡也有這樣的發展需求,因此兩國又可以在新的領域拓展合作空間。

  習近平主席訪新期間,新中兩國將宣布正式啟動繼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之后的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對此,鄭永年表示,“新中政府間合作項目的發展,是新中之間通過友好協商討論的結果,完全是根據中國現代化經濟發展的需要來做,前兩個項目分別推動了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鄭永年認為,這些政府間合作項目也不單純是經濟項目,“中國是一個學習型國家,中國不斷發展,新加坡本身也在發展,兩國通過這些項目平台,交流經驗、互學互鑒。”

  新加坡在中國—東盟關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談到新加坡在中國—東盟關系中發揮的作用時,鄭永年說,自鄧小平1978年訪問新加坡以來,中國一直非常關注新加坡在區域內的作用。“新加坡是東盟重要成員,且扮演著東盟智庫的角色,因此在東盟內部提出了許多倡議,發揮了很大作用。”

  新中關系處在建交25周年的重要節點,在這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時刻,鄭永年認為,習近平主席對新加坡進行的國事訪問,將為兩國關系邁向下一個25年以及更長遠的時間指明方向。(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 俞懿春 丁子)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潘婧瑤、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