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5日08: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協會的倡議和積極推動下,經過海峽兩岸的共同努力,第一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正式舉行。供圖/資料
2005年4月29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在北京會面。這是60年來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首次正式會談。供圖/新華
今年9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來京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連戰等台灣各界代表人士。供圖/新華
經兩岸有關方面協商,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將於11月7日在新加坡會面。這將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雙方在兩岸關系制度化發展基礎上,進一步展開良性互動對話,是兩岸關系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66年間,兩岸關系如何走過?兩岸和平發展的過程中,又有哪些歷史瞬間值得銘記?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提出
1978年12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台灣同胞書》,1979年1月1日在《人民日報》上正式發表。
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對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進一步闡述了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后來被稱為“葉九條”)。“葉九條”包括建議舉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對等談判,共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建議雙方共同為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游提供方便,達成有關協議等內容。
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在一次談話中說,九條方針是以葉劍英名義提出來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這是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1982年12月,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實行“一國兩制”有了憲法的保証。
“九二共識”的基礎作用
1987年7月14日,台灣宣布解除戒嚴。長達三十多年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后,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項交流隨之發展起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台灣於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權的與大陸聯系與協商的民間性中介機構——海峽交流基金會。
為便於與海基會接觸、商談,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推動於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並授權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會交往和事務性商談的基礎。
1992年11月大陸的兩岸關系協會與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就解決兩會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所達成的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被稱為“九二共識”。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兩會在香港商談。
國務院台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曾表示,“九二共識”的核心就是,海峽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均表示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此后,“九二共識”成為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聯系溝通機制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在台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工作時,曾親身見証“九二共識”誕生的過程。他曾表示,“九二共識”的存在是白紙黑字的歷史存在,是兩岸交流互信的基礎,當前更要宣示“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
“汪辜會談”的歷史性握手
1993年4月第一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1993年,海協會和海基會已經進行17次函電往來以及預備會議磋商,於1993年正式在新加坡海皇大廈舉行。
這是海峽兩岸授權的民間機構最高負責人之間的首次會晤,也是40余年來,兩岸高層人士的首次接觸商談。
盡管這次會談隻局限於民間性、經濟性、事務性和功能性的范圍,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及對兩岸關系的影響已引起台灣島內的高度重視和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會上,海協會汪道涵會長發言,集中論述了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包括直接“三通”應當擺上議事日程、台商在大陸投資和大陸經貿界人士訪台在內的8個具體問題。1998年10月,第二次“汪辜會談”在上海舉行。汪道涵和辜振甫於會面期間共同觀賞京劇演出。
“胡連會”落實共同願景
2005年4月29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會面。這是60年來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正式會談。
2006年4月16日,胡錦濤會見連戰及參加兩岸經貿論壇的人士,對兩岸關系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自2005年到2013年,“胡連會”共有12次。連戰曾表示,隨著“共同願景”逐步落實,兩岸已經簽署了18項協議,兩岸人民都享受到兩岸關系改善帶來的福祉。
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推動
2014年2月11日,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時任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南京進行首次正式會面並達成多項共識。此為國台辦與陸委會間建立常態化聯系溝通機制的開端,是在兩岸政治互信不斷增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日益鞏固深化的形勢下,兩岸關系取得的一次突破性進展。
今年10月14日,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陸委會主委夏立言於廣州舉行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第四次正式會面,也就是媒體所稱的“張夏會”。分析認為,在下屆台灣大選臨近、兩岸關系再度面臨道路選擇的重要節點上,此次會面,對一些彼此關切的急迫問題的解決提出了時間表、路線圖。
“習連會”見証兩岸一家親
今年9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來京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連戰等台灣各界代表人士。第三次“習連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舉行。
首次“習連會”於2013年2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登場,這也是習近平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首次與國民黨高層會見。第二次“習連會”於2014年2月18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辦,連戰提出兩岸關系應該在“一中”架構下進行,兩岸政治對話不能回避,習近平更是再提兩岸一家親。
第三次“習連會”上,習近平強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民族團結奮斗的結果。兩岸同胞要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團結一心、維護勝利成果,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努力。
文/本報記者 趙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