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14:50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4日電 今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解讀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介紹《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韓俊表示,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關鍵是促進有能力在城市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定居。下一步改革要全面實施居住証制度,隻要有居住証就能享受同等便利。
以下為發布會實錄摘錄:
記者:
剛才也提到今年的玉米價格可能有一些下滑,可能會影響種植戶的積極性。我們看到,《實施方案》中提到加快建設新型的農業經營體系,對未來的糧食價格和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以及保証國家糧食安全有哪些意義?
韓俊:
現在的困難是在哪裡?比如說他們的隨遷子女要讀高中,特別是普通高中,現在還很難做到同城待遇,這方面我們在持續加大改革的力度,很多省都出台了這方面的政策,要創造條件,讓越來越多的農業轉移人口的隨遷子女能夠在城裡參加中考、參加高考。再比如,保障房。今后的方向是要保障它,在住房保障方面也要獲得同等的待遇,但是這有一個過程,政策的目標是非常清楚的。對很多農民工,他也不一定願意在城裡落戶,或者也不一定符合落戶的條件,對這些農業轉移人口、對於這些在城裡事實上已經成為城鎮的常住人口的農業轉移人口,下一步的改革根據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的精神,要全面實施居住証制度。隻要他有了居住証,一些最基本的服務可以享受到,也可以獲得跟城鎮居民同等的一些便利。總之,城鎮化,農民工的市民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的政策目標是非常清楚的。但是整個過程,農民工市民化的過程有多快,它受很多條件的制約,比如說公共服務的提供,跟整個財力狀況是密不可分的。謝謝。
我們《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有五大領域,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建立這樣的體制機制也是五大領域之一。這方面涉及的內容很多,核心的問題可以說最艱巨的一個任務,是推進農民工的市民化進程。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當中,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在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這一部分專門對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對加快提升戶籍人口的城鎮化水平做出了部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關鍵是促進有能力在城市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他能夠在城市落戶定居。大家注意一下五中全會建議,在表述上有一個新的說法,要讓這些符合條件的農民工,農業轉移人口及其家屬,有條件的要允許他舉家在城裡落戶定居。這就不是簡單的給他發一個戶口本,說你是城市的市民了,是新市民了,給你一個戶口本。這背后最重要的是您講到的,如果他落戶了,一定要讓他能夠享受到跟城鎮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首先是對常住人口全覆蓋,如果他落戶了,他的待遇應該跟城裡是一樣的。這方面可以說我們這些年以來通過不斷的改革,可以說農業轉移人口獲得的公共服務是在不斷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