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14:4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4日電 今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解讀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介紹《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陳錫文介紹,過去我國制定的玉米臨儲價在遼寧是1.13元,吉林是1.12元,黑龍江是1.11元,9月18號有關部門公布,和去年相比主產區的玉米臨時收儲價平均降低0.12元,也就是降到了1元。因此,也能夠看到整個市場,包括關內沒有實行臨儲價的地區,市場價格也在下跌。但是應該看到,政府宣布的今年1塊錢的臨儲價也好,還是當前市場的價格也好,仍然是高於國際市場的。
陳錫文指出,考慮到當前糧價這種復雜的情況,不能讓種糧農民太吃虧,還要注意保障他們的利益,下一步還要繼續往前推進,原則是使得價格和補貼能夠分開。我們現在最低價也好,臨儲價也好,一定程度上是把價格和補貼合在一起,將來把價格和補貼分開,價格主要是由市場形成,市場主體才會活躍。過去把補貼和價格弄在一起,價格就高於市場價,於是糧商糧販、加工企業就不活躍了。把改革和補貼分開之后就可以激活市場,農民按市場價賣糧,經營主體按市場價收糧,這樣就把糧食市場搞活了。
陳錫文強調,如果說糧食市價過低,政府要採取適當的政策,直接補貼農民,但是和價格分開走。這是基本大的原則,未來走勢也是這樣,“價補”分開,貼近市場的價格,價格的形成機制是貼近市場,注意保護農民的合理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