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遠矚的政治家”——新加坡人心目中的習近平--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高瞻遠矚的政治家”——新加坡人心目中的習近平

本報赴新加坡特派記者 丁 子 俞懿春

2015年11月02日09: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高瞻遠矚的政治家”——新加坡人心目中的習近平

  舳艫相接,千帆競發。被譽為“花園之城”的新加坡,正滿懷熱忱准備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訪。

  連日來,記者在新加坡採訪,時時處處能感受到當地民眾對習近平主席的真情實感。“我們期待習近平主席到新加坡看看,自上次習主席到訪新加坡已經5年了,新加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加坡—中國友好協會會長潘國駒對本報記者說。

  5年前習近平訪新時的一席話,新加坡人記憶猶新

  5年前的11月,習近平以國家副主席的身份訪問新加坡。匆匆幾天中,他會晤新加坡領導人、為鄧小平紀念碑揭幕、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奠基、參觀啟奧生物醫藥園……行程緊湊,但在新加坡留下了抹不去的中國記憶。

  今天,新加坡河水靜靜流淌,鄧小平紀念碑佇立河邊。紀念碑上雕刻的鄧小平,深情凝望著遠方。“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句題寫在紀念碑上的金句,向人們昭示著中國不斷發展所秉持的至理名言。

  新加坡外交部巡回大使許通美教授是中新建交的親歷者。2010年11月,在鄧小平紀念碑的揭幕儀式上,時任新加坡國家文物局主席的他見到習近平。“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和習近平主席共同見証了鄧小平紀念碑的落成。”許通美說。現在,許通美經常邀請從中國來的朋友去新加坡河畔看看鄧小平的雕像。“我會一直珍藏那時的記憶。”他說。

  許通美1990年作為新加坡首席談判代表參加了新中建交談判。25年過去了,在他看來,新中兩國在高度互信的基礎上,雙邊關系友好,各領域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我認真閱讀了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他主要傳達的信息是中國希望與其他亞洲國家合作,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許通美說。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發展起來以后,遲早會走上‘國強必霸’的路子。我認為,這種看法不符合中國講信修睦的文化傳統,不符合中國的外交方針和實踐,也不符合鄧小平先生關於‘將來我們發展了’也‘永遠不稱霸’的鄭重宣誓和承諾。中國會把和平發展道路、把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把中國永遠不稱霸的宣示和承諾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是當年習近平在鄧小平紀念碑揭幕儀式上說過的一段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高級研究員胡逸山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5年過去了,但習近平主席這段話闡述的道理,就是中國和平發展的精髓,至今沒有改變,“中國也一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予以印証。籌建亞投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些都是造福周邊國家的舉措。隨著中國的富強,人們看到她正釋放出善意,主動為周邊國家創造著發展機會。”

  習近平奠基的中國文化中心,已經拔地而起

  在新加坡城市中心,佔地1352.6平方米的中國文化中心已經拔地而起。5年前習近平訪新時,與新加坡時任國務資政吳作棟共同出席中國文化中心奠基儀式。現在,它已經成為中國在海外最大、基礎設施最先進的文化中心。

  坐在中國文化中心寬敞的會客室裡,中心設計師、被稱為“新加坡設計之父”的劉太格先生向本報記者回憶起當年習近平參加奠基儀式的情形。“那是我和習近平主席第三次見面。當時我坐在前排,他看到我后就立刻過來握手。讓我感動的是,他雖居高位,但對老朋友懷有感情。”劉太格說,“這次習近平主席訪新,我們期待與他在當年奠基的中國文化中心再度相會。”

  劉太格向記者介紹了文化中心的選址和設計理念。大到整體布局,小到門窗色調,在劉太格眼中,文化中心都是在用現代理念詮釋中國傳統元素。“在這裡,中國既是現代的,又是傳統的。中國文化中心含蓄不張揚,這非常可貴。因為張揚的東西不持久、不耐看。”劉太格說,“文化中心建成后,將成為在新加坡傳揚中國文化的舞台。”

  “新加坡與中國文化同源,兩國文化交流非常密切、頻繁,兩國在人文領域的合作有很大空間。”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參贊肖江華對本報記者說,“在這一大背景下,中國文化中心的作用就凸顯出來。當然,我們還要把中國文化中心建成‘中國中心’,成為促進中新兩國各領域交往的平台。”

  習近平的內政外交政策,贏得人民擁護凸顯國際擔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吳元華長期關注中國改革進程,對習近平治國理政有著自己的看法和認識。“自2012年底以來,習近平的一舉一動都被世界矚目。他外表溫文爾雅,卻具備卓越領導人的魄力和堅定的政治決心,是一位能夠把握國際局勢,也是當今中國必需的高瞻遠矚的政治家。”

  在吳元華看來,習近平在內政方面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大刀闊斧地反貪腐,這些重大舉措凝聚民心,贏得了人民的普遍擁護﹔在外交方面,中國倡議的亞投行、“一帶一路”等宏大計劃,顯示出習近平的高瞻遠矚,也凸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和貢獻。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對本報記者表示:“習近平主席反腐立場明確,強化了中國共產黨的道德權威﹔而他本人生活簡朴,鼓勵中國人民互相關心,減少社會分化。同時,習近平主席主張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與各國發展友好關系,把中國定位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積極力量。”

  傅瓊花是研究新加坡基層組織和公共管理的專家,經常往返於新中兩國,介紹新加坡的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經驗。曾經是外交官的她告訴本報記者:“我1996年開始在新加坡外交部工作10多年,曾多次訪問中國並在廈門、上海長期工作過,這些經歷讓我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近年來,我也常因講課去中國。我深刻感受到,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施政方針為中國政壇注入了新風,也改善了中國的國際形象。我期待此次習主席的訪問能夠成為新中關系的新起點,把兩國關系提升到新水平。”

  (本報新加坡10月30日電)

(責編:潘婧瑤、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