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廊坊是京津冀一體化最大受益者--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專家:廊坊是京津冀一體化最大受益者

2015年10月08日09:41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專家:廊坊是京津冀一體化最大受益者

  河北廊坊,距北京市區僅40公裡。京華時報制圖艾玖玫

  河北廊坊,距北京市區僅40公裡,堪比一個遠郊區縣的位置。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國家戰略布局中,廊坊被確定為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區的重要城市,用以疏解首都城市功能,承接外遷企業,有專家稱,廊坊將是京津冀一體化中的“最大受益者”。

  廊坊到底會迎來怎樣的利好?跨越京冀的北京新機場或許是廊坊得到的“第一塊蛋糕”,未來臨空經濟區的規劃更值得期待。此外,廊坊管轄的固安縣、永清縣、廣陽區多個開發區都已張開雙臂准備迎接北京企業。本期“十城記”報道,我們關注河北廊坊,看看京冀協作在這裡結出哪些果實,又有哪些願景值得期待。

  新機場建在家門口,他在等

  北京新機場跨越大興、廊坊,在拆遷補償方面,兩地存在明顯差異,最根本原因還是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背景下,新機場將廊坊和北京緊密聯系在一起,也成為縮小兩地經濟差距的重要契機。

  9月10日下午,廊坊市廣陽區田古營村的街頭格外熱鬧,老少爺們兒紛紛走出家門,三五成群聚在街頭,全村200多人都在熱議同一個話題——北京新機場的拆遷補償方案。

  這一天是新機場拆遷辦來測量宅基地面積的日子,村民將按照官方測量的數據得到相應的拆遷補償,最終測量數據會被公示在村委會的牆頭。

  按照區裡公布的補償政策,回遷房按人均55平米予以安置,宅基地地上空地分等級給予每平米200元到1400元不等的貨幣補償,房屋則依據新舊程度,每平米給予1150元到1550元不等的貨幣補償。

  除了這些補償,符合條件的村民可以一次性得到就業補償3萬元,搬家補償費1萬元,以及每月550元、共計兩年的臨時安家費。

  村民田家仁盤算了一番,自家5口人、610平米宅基地,獲得3套115平米的回遷房后,還能拿到50萬元的現金補償。這與他的心理預期有些差距,“光裝修就得用掉一半以上”。

  田家仁的二姐嫁到隔壁南各庄村,屬於大興區榆垡鎮,此次亦屬拆遷對象,同樣是600多平米的房子,拆遷補償卻比田家仁高出不少,這也讓他覺得有些落差。

  賈亦是廊坊市政府的一名處級干部,曾在最早搬遷的畢各庄、團城、團城辛庄等地指導拆遷工作。他向京華時報記者透露,目前村民獲得的補償絕大部分來自國家財政,“國家給北京、河北兩地的補償標准本來就是不一樣的。”他說,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批復,無論是宅基地還是口糧田,北京按照50萬元一畝地給予補償,而廊坊按照30萬元一畝給予補償。

  “北京、廊坊拆遷補償存在差異,最根本原因還是兩地經濟存在差距。”賈亦認為,正是由於北京經濟發展迅速,廊坊發展滯后,雖然僅僅是一牆之隔甚至一條紅線之隔,百姓生活、土地價格卻有很大差別。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背景下,新機場將廊坊和北京緊密聯系在一起,未來也會成為縮短兩地經濟差距的重要契機。

  而在田家仁看來,縱然拆遷補償問題讓他心裡有些不舒坦,但是新機場能建在自家門口還是很高興,最起碼妻子和女兒今后有可能不用再離家去北京上班了。

  田家仁的妻子在大興黃村附近的酒店工作,女兒大學畢業后在國貿上班當了白領。妻子單位提供宿舍,女兒自己租房住。雖然妻子工作的黃村離家隻有35公裡,但乘公交車要三個多小時,平時半個月回家一次。女兒在國貿住更遠,忙起來一兩個月也回不了一次家。村裡在北京打工的人不少,能常回家的卻不多。

  田家仁聽村裡的干部說,新機場周邊可能會布局保稅區、企業總部、高端制造業、酒店等一系列高端產業。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建成后,將帶動數十萬人就業,圍繞新機場就是一個中型航空城。

  “以后北京人都得來我們廊坊工作,跟北京城比,我們這裡也不差。”田家仁一直期望妻女能在自己身邊,新機場來了,這份期待更加強烈。

  據悉,新機場4成佔地在河北,僅廊坊市廣陽區就拆遷10個村,供地約2.6萬畝。廊坊市政府一名相關負責人向京華時報記者透露,目前,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初稿已經出爐,由國家發改委上報至國務院。目前,廊坊市廣陽區、安次區、永清縣、固安縣的地塊已提前預留。

  不過,在國家層面的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出台之前,廊坊市想圍繞臨空經濟區做其他產業規劃還無從下手。到底臨空經濟區裡哪些產業能落在廊坊,何時能見成效,目前都無法確定,廊坊還得等一等。

  北京企業外遷永清,他在等

  需要等待的不只是新機場的建設規劃,今年剛剛從北京搬遷至永清的服裝加工企業主陳丙柳也在等,等待京台高速通車,等待永清物流園區盡快建成,等待廊坊與北京市西城區對接的文化創意、金融及商貿等一系列產業能落地。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推出后,陳丙柳的服裝廠是首個在廊坊永清經濟開發區投產的北京企業。其實,早在2010年,作為浙商的陳丙柳就在浙江商會的帶領下,找地建廠房准備遷出北京,京津冀協同發展只是讓他外遷的步子邁得更快了。

  陳丙柳說做生意要“敢”,就像他敢做第一個從北京遷往永清的服裝企業一樣,12年前,他也是第一個從北京的豐台“外遷”到南六環外的大興青雲店。而在上世紀90年代,當身邊的小伙伴還甘願做“夫妻裁縫小作坊”時,他就敢租下2000平米的院子,雇人做起服裝加工廠。

  “我看的是將來。”2010年之前,陳丙柳就注意到,北京有將低端制造業外遷的趨勢。京津冀一體化的戰略提出后,這個思路更加明確,而河北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陳丙柳不禁為自己當初的選擇暗喜。2010年,陳丙柳從永清拿地時一畝地僅十幾萬元,而今一畝地已經漲至四五十萬元,5年時間,陳丙柳的50畝地已經坐地升值1500萬元。

  其實,最早提出外遷時,浙江商會還曾帶領他們到北京房山、河北涿州考察。房山地理位置最優越,但地塊面積供給不足,“感覺施展不開”。在涿州和永清的比較中,陳丙柳認為,永清在交通、后期規劃以及物流建設方面更勝一籌。

  “我們的服裝要依賴空運、鐵路、汽車等各種交通方式,物流建設最為重要。”陳丙柳分析,永清距離北京新機場隻有15公裡,走空運比在北京還方便。永清設置高鐵站,鐵路運輸條件也具備。最讓他期待的還是京台高速的建設,陳丙柳的工廠距離京台高速永清入口不足2公裡,上高速路后一路行駛50公裡即可抵達北京南五環附近,出南五環后,可沿著蒲黃榆快速路繼續北上直達南三環,從永清到北京城中心僅需1小時。

  “在永清,既能夠依托北京這個2000多萬人口的大市場,又能夠面向全國。”陳丙柳以及浙江商會的帶頭人都覺得“永清是個好地方”,除了陳丙柳,還有不少服裝企業主也在永清購置了地塊。

  去年,京津冀一體化的戰略提出后,陳丙柳加快永清工廠的建設步伐,今年7月廠房建成正式投產。其他不少企業主也行動了起來,“去年隻有我一家在建廠,今年已經有五六十家開建了。”

  9月12日,京華時報記者來到距離老縣城5公裡的永清經濟開發區。與一年前比,開發區在建工程多了不少。不過,整個開發區仍舊隻有一條南北向的主路恆山路,幾乎所有建筑均分布在這條南北主干道的兩側。

  主干道北部區域有兩個地方引人矚目,一處是路東側的永清台灣工業新城,另一處是西側的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籌備工作組所在地。據了解,永清所有的規劃用地幾乎都圍繞這兩個經濟區布局。不過,布局才剛剛開始,等待著的是大片大片的荒地。

  “現在的永清經濟開發區看起來更像一個大工地,還談不上生產、貿易的問題。”陳丙柳說,目前整個開發區隻有他一家在生產,最近工廠對面又搬來一家服裝廠,不過投產並不順利,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令他們頭疼不已。

  “看見我們院裡的那兩個大炮筒了嗎?”陳丙柳指著廠裡兩個十余米長的罐體說,“這是臨時供燃氣的,我們這裡所有的電、水、通信都是臨時的,城市基礎設施幾乎為零。”

  陳丙柳說,目前永清沒有物流區,廠區生產的所有服裝都要先用汽車運回北京,再從北京向全國各地發貨,物流成本比在北京時反而增加不少。

  陳丙柳在等,等待京台高速通車,等待永清物流園區盡快建成,等待廊坊與北京市西城區對接的文化創意、金融產業以及商貿中心等一系列產業能落地。

  據了解,去年,廊坊與西城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來要在永清共同打造現代化物流園區、專業批發市場和商貿中心,在金融產業、文化創意領域開展合作。記者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有關文化、金融、商貿、物流等方面的規劃用地就分布在恆山路的東北側,不過,目前還只是一片荒地。

  去年,永清還與北京亦庄經濟開發區“聯姻”,要建設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據了解,目前,已有5家北京企業簽約入駐開發區,建設工作已啟動,但正式啟用恐怕還需一兩年時間。

  據永清台灣工業新城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大紅門、動物園的一批商戶已簽約准備入駐商貿中心,不過等市場起來恐怕至少需要3年時間。文化創意、金融產業等方面的發展恐怕等待的時間更長。

  如何承接京企外遷,他們在等

  據介紹,在對接北京外遷企業方面,永清、固安兩個縣進展較快,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廣陽區經濟開發區與北京企業的對接實質進展較少。

  無論是臨空經濟區還是永清經濟開發區,記者得到的信息都包含一個“等”字。廊坊市政府一名相關負責人告訴京華時報記者,這種狀態並不難理解,從一項國家工程或者國家戰略的提出,到真正見成效,等個三五年時間很正常,甚至會更長。

  有關臨空經濟區的國家規劃尚未出台,廊坊部分到底如何布局,目前尚無從下手。那麼,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已經出台,廊坊如何定位發展?京華時報採訪廊坊市政府,對方給出的回復是“先低頭做事,宣傳的事先不提”。相關人士表示,河北省可能還要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進一步做省內規劃,所以廊坊還不好明確給自己定位。

  “但是不管廊坊如何給自己定位,疏解北京城市功能,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任務已經提出來了。”賈亦說,廊坊肯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積極對接北京企業,但是從一年多來的成效看,永清、固安兩個縣的進展算是快的,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廊坊廣陽區經濟開發區與北京企業的對接實質進展少。主要是永清和固安這兩個縣近鄰新機場,而且各自與京台、京開高速相接,交通便利。同時,兩個區域尚有可開發的儲備土地,有足夠的空間承接北京企業。

  京華時報記者了解到,固安產業城在今年9月9日剛剛引入一家新材料企業,另外,肽谷生物醫藥產業園也新投產一家企業,固安產業城的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合作勢頭還算不錯。”

  不過,京華時報記者從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辦公室得到的消息,由於開發區坐落在廊坊市區,而且是有著近20年發展史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接近飽和,受制於土地面積限制,能承接的北京企業有限,從去年到現在,還沒有新增加的北京企業。

  而廣陽區經濟開發區作為后起之秀,目前引入企業不多,而且都是與新材料、環保節能有關的高附加值企業。雖然開發區還有空余土地,但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土地稀缺,“我們現在是寧願空著,也不想引入不理想的企業。”開發區一位負責人這樣說。那怎樣才算是理想的企業呢?他給的回答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學、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

  對於廣陽區經濟開發區的這一想法,北京某經濟開發區的負責人卻覺得有些無奈,目前,北京率先外遷的企業肯定以普通制造業為主,但是這些低端產業廊坊也不想要。高新技術產業無論在廊坊還是北京都是受歡迎的產業,即便有高新技術企業需要擴大產業規模,但他們可能會優先考慮北京郊區,在無法承受郊區地價或者找不到合適的經濟區時才會想到外遷。“目前,不屬於北京限產目錄中的企業,且沒有擴大生產規模的,開發區沒有權利強制要求企業搬遷。”

  文中田家仁、賈亦系化名

  □聲音

  廊坊招商已經不再“裝進籃子便是菜”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認為,在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提出之前,廊坊憑借其區位優勢已經招攬到很多北京企業,而且跟天津企業也有聯系,也就是說,廊坊已經過了“裝進籃子便是菜”的初期招商引資階段,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背景下,廊坊發展進入新階段,對於引入企業有高要求,這是必然的。

  從近期看,北京要做的就是進行功能疏解,目前已經出台多輪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對於環境影響大的高污染企業就地淘汰,同時外遷中低端以及高耗能的產業,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符合北京定位因此可以不搬遷。

  陳耀認為,廊坊要做的就是要研究北京限產的企業目錄,根據自己的區位特點尋找合適的企業。目前,廊坊跟北京的對接中出現一些不暢,有多方面原因,比如信息不暢,當地開發區沒有對北京外遷企業應做到全面把握。另外,在吸引企業的過程中,給予的土地、人員安置以及稅收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不足。當然,也可能是對落地企業期望過高造成,畢竟在吸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北京更有競爭優勢。

  目前,新機場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尚未落地,廊坊市是否可以再等等?陳耀認為,按照規劃要求,2017年之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交通、生態、產業方面要有明顯成效,北京進行功能疏解、產業轉移的任務重、時間緊,廊坊應該抓住這個機會。他說,產業的轉移具有周期性,之前國內外產業區域轉移中都有這個特點。過了集中轉移的周期,廊坊就錯過了吸引企業落地的機會。很多企業對於地理位置的要求不是很高,如果其他區域優惠政策明顯,企業就會選擇其他區域,廊坊就失去承接的可能。新機場、高鐵、高速路的建設是有預先規劃的,未來狀況可以預見,因此,在現有優惠條件激勵下,企業會提前做出決策,不需要也不能等,對於承接北京外遷企業的廊坊也是如此。

  京華時報記者黃海蕾

  □協同發展看廊坊

  ◎廣陽區經濟開發區

  作為后起之秀,目前引入的北京企業不多,而且都是與新材料、環保節能有關的高附加值企業。因地理位置優越、土地稀缺,目標定位較高。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

  位於廊坊市區,是有著近20年發展史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接近飽和,受制於土地面積限制,能承接的北京企業有限,從去年到現在,還沒有新增加北京企業。

  ◎北京新機場

  北京新機場位於大興區禮賢鎮、榆垡鎮與廊坊市廣陽區交界處,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批復,新機場工程將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建設工期為5年。新機場建成后或成為僅次於首都機場的國內第二大機場。

  ◎固安

  鄰近北京新機場,與京開高速相接,交通便利,有足夠空間承接北京企業。固安產業城今年9月剛剛引入一家新材料企業。

  ◎永清

  鄰近北京新機場,與建設中的京台高速相接,交通便利,有足夠空間承接北京企業。去年,廊坊與西城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永清共同打造現代化物流園區、專業批發市場和商貿中心,在金融產業、文化創意領域開展合作。永清還與亦庄經濟開發區“聯姻”,要建設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責編:曾偉、申亞欣)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