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25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耳順、眼順與心順(人民論壇)
與一位退了休的領導干部閑聊,他頗有感觸地說,現在60多歲退下來了,不在位了,才真正理解了孔子所說的“六十耳順”。不但做到了“六十耳順”,實際上還做到了“六十眼順”。
比如,退休了,才真正做到了好話壞話都能聽得進去。當年在位時,一聽到反對意見心裡就不痛快,就想這人為什麼總跟自己對著干。退休了,才真正看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當年一些天天圍著自己轉的,甜言蜜語的,可能就是些心術不正的人。
這位老同志的感受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對在位的領導干部有許多啟發。
所謂“耳順”,就是每每聽到一些逆耳之言,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虛心接納其合理成分﹔每每聽到一些阿諛奉承之詞,都能始終保持頭腦的清醒和思想上的警惕。所謂“眼順”,就是看到一些不合自己心意的人和事,能夠進行客觀分析、正確對待﹔尤其是能夠識人辨人,有洞察事物本質的判斷力,不會輕易受別人的左右。
但是,對不少在位的領導干部來說,能做到“耳順”“眼順”並不易。比如,有一些領導干部身邊總聚著一些群眾和正直干部看不慣的人,總有一個讓群眾和正直干部側目的小圈子。那些群眾和正直干部看不慣的人,領導卻寵愛有加。結果這些人一個一個都出了問題,領導干部的自身形象也大打折扣。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如果總喜歡“一言堂”,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久而久之,身邊就沒有多少說真話、辦真事的正人君子,圍著轉的多是見風使舵、兩面三刀的勢利小人。
人生在於修煉。《薛剛反唐》中薛剛生性好惹事,打死太子、驚崩聖駕,不斷闖下大禍。后來當了元帥,竟也能夠平心靜氣,冷靜處理各種事務。這也是自我不斷修煉的結果。今天的領導干部,尤其需要不斷經受黨性修養、宗旨觀念的錘煉。凡事出於黨性、出於公心、出於事業、出於大局,再加上豐富的人生體驗和生活經歷,就能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就能善於獨立思考,不會輕易受別人左右,就能在個人名利和得失上形成一套朴素理性的處理方式。最終,方能做到既“耳順”,又“眼順”,甚至“心順”:通過主觀世界的自我調節,始終以平和從容的心態客觀公正地對待世間人和事,並能從心態上化逆為順,化被動為主動。
有人闡釋孔子那段著名的話說,“其實人生有生理年齡,有心理年齡,有社會年齡,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讓我們也許在二三十歲,就能夠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我們不一定要等到七十歲,才能達到一個生命個體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領導干部擔負的責任重大,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聽得進逆耳之言,遠離心術不正的小人,始終做到忠誠、善良、公道、陽光。如果真像孔子所說的“六十耳順”,等到退休了才廣聽善納、辨清良莠,那我們的事業難免會被影響和耽誤。 李濟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