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22日14:59 來源: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手機看新聞 字號
9月17日上午,中國僑聯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聯合舉辦《金色道釘,筑建中美和平發展之路——十九世紀中期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中的華工》新書及畫冊首發式。該書由中國僑聯主席林軍作序,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生鍵紅博士撰著,上海中西書局出版發行。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羅豪才,中國僑聯主席林軍、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康曉萍,新華社秘書長劉正榮,致公黨秘書長曹鴻鳴,中國僑聯副主席、上海市僑聯主席沈敏等以及來自協辦單位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中國聯合國協會、聯合國文明聯盟生態文明委員會、美國亞太公共事務聯盟、上海聯合國研究會、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的代表和學者近百人出席首發式。
首發式由喬衛主持,羅豪才副主席代表作者向中國華僑歷史博館贈送了畫冊,林軍主席向作者頒發了証書。林軍主席、亞太公共事務聯盟(APAPA)舊金山灣副主席尹集憲、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洪民榮教授等領導及專家對新書和畫冊出版的歷史與現實意義給予了高度肯定。
林軍在講話中指出,一百多年來,在開眼看世界的探尋中,純朴、善良、勇敢的中國人開始跨越浩瀚無垠的太平洋,走進美國、走向世界。從1864年起,在被譽為“19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的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中,2萬多名中國華工以其艱苦卓絕的毅力、堅忍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勞的品質、與人為善的品德,在千裡鐵路線上,洒下了自己的汗水和熱血,貢獻了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異國他鄉抒寫著中國人的歷史篇章。1869年,一顆飽含中國華工心血的金色道釘,被牢牢地鑲嵌進中央太平洋鐵路與聯合太平洋鐵路的結合處,成為美國東西海岸現代化發展的“動力之鑰”。然而,在1869年5月10日的鐵路交會慶祝活動中,人們稱贊法國人、德國人、英格蘭人和愛爾蘭人,但卻唯獨不提為鐵路建設作出了杰出貢獻的中國人。不過,有良知的美國人從來不曾忘記為這塊土地拋洒過熱血的功臣——華工。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四巨頭之一查爾斯?克羅克的弟弟、加州法官愛德溫?克羅克曾不無感慨地這樣說:“我願意提請各位注意,我們建造的這條鐵路能及時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貧窮而受鄙視的中國的勞動階級——歸功於他們表現卓異的忠誠和勤勞。”
林軍說,華工建設中央太平洋鐵路是中國人民參與美國經濟建設的歷史見証,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中美關系日益發展。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與合作基礎。中美合作開展得好,將成為世界穩定的壓艙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世界繁榮的發動機。實踐証明,一個穩定、不斷發展的中美關系,既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維護亞太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發展。隻要中美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就能繼續推動中國夢、美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想相融相通、交織共鳴。
林軍說,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0周年,也是華工參與建設美國太平洋鐵路150周年,中國僑聯將為此舉辦系列紀念活動。除今天的首發式外,該書還將作為9月下旬召開的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大會的會議資料之一。10月7日起將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國會進行研討和展覽,並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展覽。2016年5月10日橫貫北美大陸鐵路華人勞工紀念日之時,將在美國新落成高8至10米的華工紀念碑。
林軍說,中國僑聯是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自己的組織,是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我們把致力於服務經濟發展、依法維護僑益、拓展海外聯誼、積極參政議政、弘揚中華文化、參與社會建設作為己任。與斯坦福大學聯合舉辦紀念華工參與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150周年系列活動就是加強中美民間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嘗試。我們堅信,通過成功舉辦此系列活動,一定能為促進中美兩國文明交流互鑒、兩國人民民心相通,進一步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發展和友好合作打開另一扇心靈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