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4日08: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排隊長達6小時才能一睹《清明上河圖》真跡,正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的“石渠寶笈特展”觀者如潮。故宮13日在建議“觀眾排隊時保持良好心態”的同時,宣布將於2020年再次舉辦以《清明上河圖》為主題的專題書畫展覽。
於9月8日開幕的“石渠寶笈特展”展出了一系列國寶級書畫作品,包括《伯遠帖》、《五牛圖》、《清明上河圖》等,尤其《清明上河圖》更是10年來首次在國內展開全卷,十分難得。據統計,從開幕以來至今,觀眾人數已突破萬人。
為保証文物和觀眾安全,故宮博物院在武英殿展廳採取了限流疏導措施。通過進出分離、單向參觀、適時限流,控制武英殿正殿單位時間內觀眾數量保持在200人左右﹔當展廳內觀眾滿200人時,會在武英殿門前設置隔離帶,觀眾在此排隊等候,於是就會出現周末時排隊長達6小時的情況。
在13日發給媒體的回應中,故宮表示已採取一系列措施為排隊觀眾提供更好服務,如現場增設40把座椅,每把可坐3人,隔10米擺放1把﹔視情況及時調整排隊路線,避免觀眾在烈日下長時間等候﹔現場增設展覽相關出版物供翻閱和購買等。
同時,故宮博物院建議,請觀眾在排隊時保持良好的心態,“隨著人們文化需求的不斷增長,為一睹國寶真容、重量級展覽而出現排隊現象,已經成為一種慣例。以《清明上河圖》為例,2002在上海博物館展出時也出現了排隊長達6小時以上的現象。”
除了展廳外觀眾需排隊等候,在展廳內的《清明上河圖》前觀眾也排起長隊,故宮希望欣賞作品的觀眾加快速度、有序移動,照顧其他觀眾觀展。
此外,鑒於觀眾參觀熱情高漲,故宮博物院擬於2020年,即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時,再次舉辦以《清明上河圖》為主題的專題書畫展覽。(記者 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