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02日10:24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2日電 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今日上午舉行第五場記者會。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鄭建邦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中國人民能贏得抗戰的最后勝利,一是靠團結,二是靠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以下為發布會實錄摘錄:
記者: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民革中央鄭建邦副主席。您作為一個民主黨派人士在您看來我們中國人民能贏得抗戰的最后勝利,您認為有哪些因素或者說有哪些歷史是值得我們今天去借鑒或者銘記的?
鄭建邦:謝謝這位記者朋友。其實剛才我也涉及到這個問題了。在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剛才說了日本人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在當時國際上的輿論,也認為中國可能要亡國了。我們自己的一些國人對抗戰也沒有信心,所以出現了像汪精衛這樣一批大漢奸。但是,經過八年的浴血抗戰,我們總算熬到了勝利,而且通過這個勝利,我們廢除了一切這一百多年來強加給我們的不平等的條約,收復了像台灣寶島這樣的失地。
究其原因,我想重復一下我剛才說的那兩點。一個是靠團結,如果沒有中華民族的大團結,沒有國共合作這個政治基礎上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我們是取得不了這場戰爭的勝利的。直接體現在軍事上,就是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相互配合,目前在網上有一些很極端的意見,我覺得真的是值得商榷。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都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假設說沒有敵后戰場,我們整個淪陷區都被日本人佔領了,那正面戰場是很難堅持持久的抗戰。反過來講,如果我們正面戰場完全垮掉了,這一二百萬日本侵略軍佔領了整個中國,那我們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日子就更加艱難。所以,我想,敵后戰場和正面戰場的相互配合,這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在抗戰精神上的一種團結,這是我們取得勝利的一個基本的因素。
還有一個就是剛才講到的,我們四萬萬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了抵抗外侮、奮起反抗、不屈不撓,這個精神,按由於平常工作關系,我接觸的比較多,每次看到這些先輩的業績,真的是潸然淚下。我剛才舉了一個楊靖宇烈士的故事。我還想和各位記者朋友講一講一個小故事。1938年春天台兒庄戰役一個小故事。當時據守台兒庄的是第二集團軍孫連仲將軍的部隊,直接守台兒庄寨牆的是所部的31師師長是池城峰,當時第二集團軍是西北軍的老底子,武器裝備很差,而且這支部隊善於防守,抗日意志很堅決,可是苦戰了多天之后,台兒庄的城寨基本上被日本人佔領了,能打硬仗的池師長最后都受不了,和孫連仲打電話說孫老總你讓我下來吧,我們多多少少要給第二集團軍留點種子吧。孫將軍說,你死都給我盯在到這個陣地上,你的士兵打光了,你添進去,你倒下了,我添進去。整個集團軍打光為止。池師長沒辦法,把他殘余的士兵挑選了57個,組成敢死隊,准備夜襲敵人,每個人配備了大刀、手榴彈、駁殼槍,另外還有兩樣東西,一碗壯行酒,每人30塊銅元,戰士們把這個酒一飲而盡,把碗扔在一地,說我們命都不要了,我們要錢干什麼,(哽咽)我們隻求一條,將來勝利了,請國人給我們燒一柱香。夜襲下來,我們收復了大部分的失地,但是這57個人隻活下來幾個人。我想說的什麼?我們能夠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就是依靠的這種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義勇軍進行曲》裡說,用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不是一種文字的渲染、文學的渲染,而是我們這個民族精神在當時真實的寫照。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