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下的罪惡——探訪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証遺址--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太陽下的罪惡——探訪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証遺址

孫仁斌、李志暉、鄒大鵬

2015年09月02日09:3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太陽下的罪惡——探訪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証遺址

  新華網哈爾濱9月1日電(記者孫仁斌、李志暉、鄒大鵬)供奉細菌戰醫務人員和高級官員的“慰靈室”、輸送被實驗者進行活體實驗的“死亡通道”“凍傷實驗室”“黃鼠飼養室”……一座座陰森可怖的日式建筑無言地陳說著當年侵華日軍細菌戰的罪証。近日,新華社記者實地探訪了位於哈爾濱市的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証遺址,看到了日軍曾在這座魔窟裡犯下的滔天罪惡。

  視被實驗者為“木頭” 官員隊員則供奉在慰靈室

  離哈爾濱主城區西南方向20多公裡處的平房區,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証遺址就坐落在這裡。走進這座建於1936年的本部大樓,長長的走廊裡冰冷晦暗,保安室、值班室,這些看似平常的部門一旦與侵華日軍細菌戰聯系起來,令人不寒而栗。

  據了解,七三一舊址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武器研究、實驗及制造基地,是日本軍國主義違反國際公約,用活人進行凍傷、細菌感染等實驗的大本營,是發動細菌戰爭的策源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匆忙撤退的日軍為毀滅罪証將工廠炸毀,隻有本部大樓等少量建筑保留下來。

  在大樓二層的中央,一處60多平方米的房間引起記者的注意。緊鄰天花板的牆壁上,留有部分黑色紋飾。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証陳列館研究陳列部主任高玉寶告訴記者,經過考証,這裡應是日軍的“慰靈室”。“主要供奉的是七三一部隊因實驗感染病毒死亡的軍醫和隊員。”高玉寶介紹說,根據史料統計,當時感染病毒死亡的日方實驗人員有300多人。

  在慰靈室對面,另有一間十余平方米的小屋,四壁上同樣留有暗色紋飾,高玉寶說,這是當時供奉七三一部隊高級官員的地方。

  “日本人對自己的隊員和軍官十分尊重,給他們設立了專門的靈堂,供部隊祭拜,但對中國人十分殘酷。他們在進行活體實驗時,把被實驗者稱為‘木頭’,需要幾個人,一般就說需要‘幾根木頭’。日軍將被抓獲的地下黨、抗聯戰士、情報人員等送到實驗室進行活體實驗。”高玉寶說。

  被炸毀的四方樓:掩藏多少罪惡?

  在本部大樓北側,一條通道將大樓與北側的建筑連接。進入幽深陰暗的通道,讓人產生一種壓迫感。遺址陳列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條走廊通往后面的四方樓,四方樓是整個七三一遺址的核心部分,是日軍實驗室所在地,已經被日軍撤離時炸毀以毀滅証據。隨著戰后日軍活體實驗暴行被逐漸披露,前來參觀的觀眾和研究者把這條長廊叫做“死亡通道”。

  穿過這條通道,步出本部大樓,陽光刺眼。前方不足百米,就是四方樓遺址。如今,遺址隻有地下被清理出的坑槽和階梯等,依稀可以看出原來建筑的結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四方樓為磚混結構的三層方框型建筑,由地上的細菌實驗室和兩棟特設監獄及地下兩個細菌實驗室組成。“細菌實驗室是七三一部隊的細菌研究、實驗和生產中心,特設監獄用於關押‘特別移送’的被實驗者。”陳列館工作人員說。

  前不久,黑龍江省文物考古所的考古人員對這裡進行了考古清理,出土建筑構件及金屬、玻璃器皿等1500余件。這些新發現的物品將對外開放陳列,也將為日軍細菌戰增加新的罪証。這座被參觀者和研究人員稱為“魔窟”的四方樓掩藏的諸多罪惡也將被進一步披露。

  惡魔的實驗 無盡的罪惡

  從四方樓繼續向北,則是日軍當時遺留的凍傷實驗室、黃鼠飼養室等建筑。誰能想到,這些看似與普通民居或倉庫並無太大分別的建筑裡,卻承載著無盡的罪惡。

  隻剩部分殘存建筑的凍傷實驗室一面牆壁上留有兩個大圓孔,並有部分管道印痕裸露在外,陳列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用來輸送氨氣的管道。根據“七三一”部隊原隊員的証言,他們曾把被實驗者帶到零下三十攝氏度以下的室外,光著手腳,凍到四肢僵硬。日本兵用木棍敲擊被凍的部位,直至發出清脆的聲音,之后將他們拉進解凍室,分別用冷水、溫水、開水進行解凍。凍傷部位澆上開水后,骨肉馬上分離。此后,這些被實驗者再用去做細菌、毒氣實驗,死亡解剖后,投進焚尸爐。

  “實驗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侵華日軍在我國東北冬季作戰的戰斗力,更重要的是為完成其侵略蒙古及蘇聯的北進計劃做准備。”高玉寶說。

  據了解,日軍還在這裡進行人馬血交換實驗、鼠疫、人體四肢互換、人畜雜交等慘絕人寰的實驗。據不完全統計,1936年至1945年,至少有3000名中國、朝鮮、蘇聯等國家的被實驗者遇害。

(責編:曾偉、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