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訪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總導演陳維亞

韓業庭

2015年09月02日09:37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9月3日晚,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將在人民大會堂跟觀眾見面。14年的抗戰歷史將濃縮在這台90分鐘晚會的19個節目中。

這台晚會的進展情況如何?又會有怎樣的亮點?9月1日晚,記者在晚會排練現場採訪了晚會總導演陳維亞。

70名90歲以上的抗戰老戰士將登晚會舞台

“整台晚會就是一次抗戰記憶,是一場抗戰歷史的再現。”據陳維亞介紹,晚會運用與情境相結合的戲劇化表演,使演唱、舞蹈、表演有機融為一體。

晚會由開場式《勝利》與《浴血中華》《正義力量》《和平夢想》三個篇章構成,以東方主戰場的重要歷史節點和典型歷史場景為主線,以從中國抗戰打響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第一槍開始,到贏得勝利,在和平發展的旗幟下,開創和平美好未來為主要表現內容,綜合了合唱、領唱、重唱、交響樂、民族音樂、戲劇情境表演、舞蹈、詩朗誦等多種舞台藝術手段,再現了若干抗戰歷史重大事件。

陳維亞介紹說,為了增加歷史感,晚會使用了大量珍貴的影像歷史資料,使之與舞台表演密切配合,交相輝映,營造出典型的歷史現實情景,從而使晚會具有了史詩性的藝術風格。晚會舞美,以階梯式、可推拉移動的舞台營造出多種變化,盡可能地表現出抗戰軍民真實的戰斗、生活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晚會開始前,70名90歲以上的抗戰老戰士將上台跟觀眾見面。他們是抗戰歷史的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証者,讓他們登上晚會舞台,就是要向抗戰先輩們致敬。

南京大屠殺、中國遠征軍事跡將在晚會中呈現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史無前例的戕害,然而時至今日,日本右翼勢力仍然不肯為侵華戰爭道歉,仍然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

歷史不容篡改,悲劇不能忘記。據陳維亞介紹,為了銘記歷史,警示世人,晚會新創作了舞蹈音樂作品《南京——永不忘卻》,用藝術的形式再現了1937年冬天發生在南京城的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伴隨著悲愴的音樂,舞蹈家懷抱著襁褓中的嬰兒,在舞台后方到前方的十幾米距離中,用舞蹈表現大屠殺中南京人民的掙扎、哀號與抗爭。

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為了贏得抗戰的勝利,包括國共兩黨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每一位為民族犧牲的人都值得緬懷和尊敬。陳維亞透露,晚會首次表現了中國遠征軍的抗戰事跡,肯定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和貢獻。

不是在表演,而是用生命再現抗戰歲月

晚會演員陣容,既有解放軍戰士,又有大、中、小學生,年齡最大的85歲,最小的6歲,演職人員總數達3000余人。

“這台晚會,演員們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用生命再現當年那段苦難和浴火重生的抗戰歲月。”陳維亞說。

自6月中旬開始排練以來,全體演職人員把晚會當成了一次攻堅,把舞台當成了自己的戰場。“70年前,億萬同胞用鮮血與生命,贏得了抗戰的勝利,捍衛了民族的尊嚴﹔70年后,我們要用藝術的形式讓人們銘記那段歷史。”陳維亞說。

晚會上,十幾歲的小演員將從十幾米的高空跳下,演員們會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在舞台上奔跑,還會有幾百名戰士在舞台下面待上幾個小時,用人力推動舞台道具移動……演員們以抗戰精神投入排演工作。

外國元首、使節和友好人士將現場觀看晚會,為了讓外國觀眾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抗戰歷史和抗戰精神,晚會現場的字幕會同步使用中文、英文和俄文。陳維亞相信,任何富有正義感和有良知的外國觀眾,都會通過這場晚會讀懂中國人民的抗戰歷史,讀懂中華民族的抗戰精神。(本報北京9月1日電 本報記者 韓業庭)

(責編:潘旭海、劉軍濤)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