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公布 新增“不比吃喝分擔家務”--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公布 新增“不比吃喝分擔家務”

許路陽

2015年08月28日08:23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公布 新增“不比吃喝分擔家務”

  增加遠離毒品、心理健康、網絡安全等內容,更具操作性,受訪市民表示“接地氣”

  中小學生要不比吃喝穿戴、主動分擔家務、不說謊不作弊、會自護懂自救……昨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對中小學生提出上述具體行為規范要求。近年來,有不少網民認為拿網傳的國外“中小學生守則”內容同我國的相比較,國外“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等內容更可取。而此次新修訂的守則與2004年發布的守則相比,雖然由10條簡化為9條,但內容更為細化,字數也多些,共282個字,讓部分受訪市民直言新守則更接地氣。

  焦點1 繼承性

  保留“愛黨愛國愛人民、誠實守信”

  昨日,教育部就此次修訂向記者解釋,2004年發布的《中小學生守則》對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教風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不過,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從2014年起,教育部組織對守則進行了修訂,形成了新修訂的守則。

  據教育部介紹,新修訂的守則具有繼承性,保留了2004年守則中仍具時代價值、體現中華傳統美德、應長期堅持的內容,如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誠實守信、珍愛生命等。其中,“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等內容因在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稿)中消失,曾一度引發關注。

  當時,修訂專家組組長、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鄧友超博士曾向新京報記者解釋,立德樹人需要全方位推動,修訂守則只是一個舉措。實際上,教育部在課標修訂、教材編寫和各種規章制度中,對學生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祖國以及見義勇為精神培養等,都提出了目標要求。

  焦點2 操作性

  增加“不比穿戴、節糧節水節電”

  針對2004年守則,教育部表示,許多一線校長、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反映,其中有些內容比較宏觀,不夠具體,學生理解有一定困難。在具體操作中,有些要求難以落到實處,建議對其進行修訂,將有關要求具體化,便於學生學習和遵守。

  因此,新修訂的守則補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學生可以做到的具體行為規范內容。教育部透露,如主動分擔家務、自覺禮讓排隊、不比吃喝穿戴、節糧節水節電等。“這個守則很接地氣。”市民代女士認為,主動分擔家務、借東西及時還等內容確實是中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需要注意的規范。

  “不比吃喝穿戴”是守則征求意見稿中沒有的內容。但記者也發現,征求意見稿的“控制上網時間”、“踐行垃圾分類”、“不擅動他人物品”、“主動清潔校園”等內容,最終未體現在新修訂的守則中。

  焦點3 時代性

  要求“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

  舊版守則是2004年發布,距今已經10余年。在此次修訂時,教育部還特意增加了新時期學生成長發展中學校、社會和家庭高度關注的內容,如閱讀習慣、文明出游、遠離毒品、心理健康、網絡安全、生態環保等。

  網絡安全方面,守則要求中小學生文明綠色上網﹔生態環保方面,守則列出了愛惜花草樹木、低碳環保生活等多條內容。

  此外,針對近年來關於中小學生是否有必要見義勇為、有必要留短發的討論,去年公布的守則征求意見稿,在整合中學生和小學生的兩個《日常行為規范(修訂)》時,還舍棄了《規范》中關於見義勇為和留短發的規定。這次新修訂的守則也未含有這些內容,而是列出“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等內容。

  教育部還要求,各地可依據修訂后的守則,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至於各地規范中是否還保有見義勇為等內容,尚不得而知。

  《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

  1.愛黨愛國愛人民。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好學多問肯鑽研。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表見解,樂於科學探索,養成閱讀習慣。

  3.勤勞篤行樂奉獻。自己事自己做,主動分擔家務,參與勞動實踐,熱心志願服務。

  4.明禮守法講美德。遵守國法校紀,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

  5.孝親尊師善待人。孝父母敬師長,愛集體助同學,虛心接受批評,學會合作共處。

  6.誠實守信有擔當。保持言行一致,不說謊不作弊,借東西及時還,做到知錯就改。

  7.自強自律健身心。堅持鍛煉身體,樂觀開朗向上,不吸煙不喝酒,文明綠色上網。

  8.珍愛生命保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

  9.勤儉節約護家園。不比吃喝穿戴,愛惜花草樹木,節糧節水節電,低碳環保生活。

  新京報記者 許路陽

(責編:申亞欣、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