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扶貧 第一書記當起“推銷員”--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廣西70多位貧困村駐村干部上電視求幫扶

為扶貧 第一書記當起“推銷員”

本報記者 鞏育華

2015年08月28日04: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自從在廣西衛視公益節目《第一書記》“露臉”后,廣西寧明縣立門村第一書記張楊的手機連日來幾乎被打爆了,有大學畢業生表示願意到村裡的小學當老師,有上海的投資公司詢問如何加盟村裡的邊貿物流園……

  “電視推銷”吸引投資2000萬元

  2012年,廣西創新扶貧舉措,先后選派了3000名機關干部到最貧困的3000個村庄,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幫助當地尋找脫貧致富的辦法。張楊是其中一位。這位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生,派出單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外事辦公室,自從去年春天進駐位於中越邊境的立門村,一直在琢磨村子的出路。

  “村裡人年平均收入不到2300塊錢,有國家政策兜底,基本生活不用愁,但要過好日子還得動起來。”張楊說,“根據國家政策,邊民有每人每天8000元的免稅額,我們打算帶村民成立邊貿物流園,進口越南木薯、搞運輸,提供裝卸、飲食住宿等服務。”節目錄制現場,多家企業負責人對他的介紹很感興趣,紛紛詢問。

  南寧市馬山縣古寨瑤族加顯村駐村第一書記龐雪,在節目中推銷村裡的山銀花,如今已經聯系到對口的愛心企業,山銀花基地正在建設﹔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門樓村駐村第一書記蔣春林做完節目后,廣西鑫輝集團與門樓村簽署了158萬元的合作協議。

  截至目前,共有70多位第一書記參加節目,60多個貧困村寨通過節目獲得社會各界的幫助。據統計,貧困村扶貧產業項目獲得的各種形式的扶貧捐助金額和意向投資款達到2000余萬元,貧困孩子獲得善款1300多萬元。

  “扶貧要‘造血’,賺可持續的錢”

  有人質疑,畢竟是機關干部,上電視錄節目會不會太拋頭露面?在節目組找到張楊時,他的確有一些顧慮,“但隨著愛店口岸升級為國際一類口岸,我們這裡的北山邊貿互市點也迎來一個發展的機遇,我們需要大范圍的宣傳和外界支持,我不能因為自己的一些小顧慮而耽誤了村子的脫貧致富。”

  《第一書記》節目制片人梁家鴻介紹,大多數第一書記年齡在30至50歲之間,“一開始,都比較抗拒上電視,但看到節目真能幫助村子發展,態度就熱情了很多。大家在一起探索創新扶貧、精准扶貧,這不是一場秀。”

  如此高調扶貧,會不會給地方抹黑?“中國是前進中的大國,既有發達富裕的都市,也有貧窮落后的山區,節目裡反映的是真實的中國。我們肯定政府的扶貧投入,但要致富,第一書記們需要多渠道的支持。”梁家鴻說。

  “政府、社會上的公益力量很大,但光給錢給物不行,要‘造血’,讓貧困人口賺有尊嚴的錢、可持續的錢。”張楊認為,開發本地潛能,幫村民就近找活兒干,還能讓留守家庭團聚。他的觀點代表了很多第一書記上電視的初衷。

(責編:袁勃)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