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3”大閱兵厲行節儉--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9·3”大閱兵厲行節儉

2015年08月24日18:37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新華網北京8月24日電(黃玥 林秋銘)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不管是閱兵訓練,還是后勤保障,“節儉”是今年閱兵的主要特點。

“中央專門就紀念活動提出了‘務實節儉’的要求。在閱兵訓練准備中,我們堅決貫徹中央要求,做到勤儉節約、精打細算。”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北京軍區副參謀長王舜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說。

此次閱兵紀念活動的基調是“隆重、庄嚴、震撼、節儉”,其中“節儉”二字體現在受閱官兵訓練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住宿衣物、設備設施再到日常訓練,閱兵隊伍始終厲行節約。

不新建“閱兵村”,縫縫補補過閱兵

為了厲行節約,閱兵不新建“閱兵村”。

老百姓們口耳相傳的“閱兵村”實際上是依托北京周邊地區或機場營區進行改造的閱兵訓練基地,並非真正的“村”。

王舜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出,“這次閱兵在住房保障上全部依托現有營房,是一種很好的節約資源的方式和手段。”

由於有的院校學員到部隊實習,有的部隊官兵野外駐訓,防化學院便騰出了學院宿舍樓,防化研究院騰出了新建科研樓,周邊部隊騰出了現住營房。閱兵保障兵站充分利用這些空閑營房,進行再改造。

兵站營房監管中心主任張曉光介紹,整個改造過程中裝卸、安裝、配置、維修破損龍頭、閥門就近300多個,共回收了11個徒步方隊床隔板5000余個。

對舊營房的整修利用,既保障了官兵們駐訓擁有良好的環境,也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開支。同時,在不閱兵時也能保障部隊、院校正常訓練教學以及演習駐訓,一次投入,長期使用。

不僅在住宿問題上勤儉節約,在穿衣方面,受閱官兵也靠著縫縫補補、叮叮當當度過整個訓練時期。

兵站被裝保障中心的官兵們靠手中的錘子、熨斗和針線,為釘鞋、干洗、熨燙、修補而戰斗,堅持物盡所用更好地服務受閱官兵。

鞋靴修補組的官兵們每修好一雙鞋,便會摸一下鞋底,防止釘子過長扎腳。倘若鞋靴太硬,會想方法在鞋靴內墊上廢布料,讓官兵訓練時腳不易被靴子磨破,能走得舒服。

據統計,兵站被裝保障中心3個月共修補鞋靴1.4萬雙,縫補衣物、被褥1.1萬件套,干洗熨燙被服1.3萬件套。

縮短集中訓練時間,保障動用民間資源

在訓練准備上,此次閱兵集中訓練時間隻安排了3個月,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盡量減少指揮機構和保障人員。

3個月的時間如何保証1萬多人的訓練效果?對此,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介紹,除了實行嚴格的選拔程序,為了提高訓練的質量和效益,研發了訓練考核系統,引進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測量技術,配發北斗自動授時系統,專門研制了閱兵模擬仿真系統。這些手段極大提高了訓練的質量和效率。

“通過廣泛應用各種科技手段,保証了閱兵訓練時間縮短,但標准不降。”裝備方隊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政治部副主任李廣彬說。

另外,此次閱兵部隊運輸,首次使用了高鐵飛機、首次租用地方企業運力,提高了兵力投送的效能,充分貫徹軍民融合發展理念。

聯勤保障組副主任呂悅英說,針對以往受閱官兵輸送任務重、人車管理難度大、裝備輸送程序繁瑣等問題,探索了市場運作、配租結合的軍交運輸保障新方法。

同樣,在受閱部隊訓練場以往數百輛大客一字排開的場面不見了,幾十台工作用車解決了閱兵期間的所有通勤任務。

“從閱兵訓練場到天安門廣場有幾十公裡,上萬人的受閱部隊,至少需要300台以上的大客車。需要全軍征調,費時費力還浪費資源。而且大客車隻有在合練時使用兩三次,平時都在車場停著,使用率較低。”曾兩次參加閱兵保障任務的聯勤保障組運輸助理員狄紹鋒說。

此次閱兵,通過租用北京市大型運輸企業的運力,既節省了人力物力,還保証了運輸安全。

軍區聯勤部領導告訴記者,這次閱兵保障,能利用民用資源就不自己鋪攤子,可以說是軍民融合理念的一次重要實踐。

不為閱兵專項購置裝備,官兵巧用生活物品訓練

王舜表示,閱兵在經費使用上,嚴格預算、嚴格把關,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比如信息通訊設備、辦公用品等盡量不新採購。在受閱裝備上,全部使用現役的武器裝備,不為閱兵專項購置裝備。同時,場地、裝備、經費、物資、油料、器材等各類資源得到了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調配,提高有限資源的保障效益。

裝備方隊閱兵訓練所需設施器材,立足部隊協調解決,確需購置的統一採購。受閱官兵還自己動手,革新研制了大批輔助訓練器材。

在日常保障中,廣泛開展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張紙活動,從點滴抓起營造節儉氛圍。並始終按照“突出重點、保障急需、厲行節約”的原則,管好“錢袋子”,不亂花一分錢,確保有限的經費都用在刀刃上。

不僅如此,廣大受閱官兵發揮聰明才智,充分利用身邊的生活物品。 一支筷子、一顆蘋果、一雙絲襪……都能成為訓練的“秘密武器”。

解放軍合唱團的王峰副大隊長,每次訓練時都會穿上一雙厚厚的彈力襪,由於王峰患有靜脈曲張多年,循環利用彈力襪可以減輕疼痛、輔助治療,省去了去醫院看病的精力和財力。

合唱團九隊指導教員劉雪彬為了解決隊員唱歌時“扑克臉”的問題,便讓隊員拿著食堂一根筷子橫咬在嘴裡,這樣一來,隊員的嘴角便會不自覺上翹,時間長了一張嘴就能微笑,眼神也有了光彩。

除了筷子,食堂裡的蘋果也是隊員爭搶的對象。原來,隊員們發現啃蘋果的口型與演唱口型基本一致,就利用每天的餐后水果來練習口型。

同樣,隊員裡還開起了“免費理發店”,合唱團大五畢業學員李光祖就憑借理發的好手藝在訓練基地開設了“惠兵”理發店,為隊員們免費理發。隊員們紛紛夸贊他手藝精湛,在保持良好軍容的同時還能省下一筆開支。

(責編:王政淇、曹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