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歲月的“好男好女”——訪台灣抗日志士后人蕭開平--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烽火歲月的“好男好女”——訪台灣抗日志士后人蕭開平

本報記者 王堯

2015年08月20日09: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烽火歲月的“好男好女”——訪台灣抗日志士后人蕭開平

1937年,蕭道應(左一)和友人聚餐,商議組建醫療服務團回大陸參加抗戰。資料圖片

翻閱老照片,不難發現蕭開平簡直就是父親蕭道應的翻版,一樣的溫文爾雅、謙謙君子。兄弟姐妹中,隻有他繼承了父親的衣缽,現在是台灣知名法醫。他另一身份是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常務理事,工作之余奔走兩岸,傳揚先輩抗日精神,傳遞幾代台灣人對祖國的深沉熱愛。

台灣導演侯孝賢的作品《好男好女》有一段戲中戲,再現的是1940年幾位台灣青年不滿日本殖民統治,歷經周折,回到祖國大陸參加抗戰的真實故事。影片原型之一的蕭道應就是蕭開平的父親,而佳冬蕭家抗日的起點還要上溯至1895年。

位於台灣屏東縣佳冬鄉的蕭家古厝是蕭家當年浴血抗日的戰場,現在作為縣級古跡對外開放。蕭開平經常從台北驅車數百公裡親自擔任“導覽”,為訪客講述悲壯往事。1895年10月11日,日軍1.8萬人於屏東枋寮登陸,蕭開平的曾祖父蕭光明義無反顧,領導鄉民義勇及劉永福“黑旗軍”留置的部分兵士,正面迎敵,在古厝“步月樓”展開激戰。“步月樓”一役從早上8點多持續至午夜,日軍戰死15人、受傷57人,義軍傷亡百余人,蕭光明的次子蕭升祥和三子蕭月祥壯烈犧牲。

1916年蕭道應出生時,“步月樓”硝煙已成往事,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已經20多年,但蕭家血液中不屈的基因並未失傳,殖民統治下的屈辱與辛酸更強化了他的中華民族意識。“那時,台北圓山半山腰有一座日本軍國主義的神社,乘車經過的日本人和偽日本人都要鞠躬致敬。父親曾經與一位望族小姐論及婚嫁,某一天兩人結伴出游路過此地,這位很可能成為我母親的女士起身行了一個大禮,我父親馬上改變了主意,解除了婚約。”蕭開平說。

1936年,天資聰穎的蕭道應考入當時的“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第一屆。次年,日軍發動侵華戰爭。“這段時期,每當日軍侵佔某個城鎮,台灣當局就會動員各級學校的學生,提燈上街、游行慶祝,這是民族意識強烈的父親及其身邊志同道合的同學們最痛苦的事。他們想,與其在台灣這樣活下去,不如回大陸參加抗戰。既然大部分人是學醫的,不如組個‘醫療服務團’吧。”

為回國服務作准備,蕭道應開始學習“北京話”,也因之認識教“北京話”的姑娘黃素貞,成為相伴一生的革命伴侶。1940年春,蕭道應夫婦、鐘浩東夫婦和李南峰等5人先后歷經周折,到達廣東惠州。但因為沒有身份証明文件,加之溝通上的問題,5人被視為日軍間諜“嫌疑人”而一再被扣押審查,差點被處決。后來,幸得台灣抗日志士丘逢甲之子丘念台相助才得以脫困,並加入丘念台領導的“東區服務隊”服務。

“父親說過,在大陸6年,幾乎沒有好好睡過床,最大成就是醫師專業救了不少人。最悲痛的是因戰亂給人領養的大哥不幸夭折。”

1945年台灣光復后,蕭道應攜妻返台,在台灣大學法醫系任教。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蕭道應等台灣精英知識分子不滿國民黨當局的獨裁腐敗,思想左傾,參加了中共地下組織。國民黨當局大肆捕殺異議進步人士,“許強是父親台大醫院同事,慘遭槍斃,父母親逃了兩年多,於1952年被捕,幸躲過了風頭,未遭殺害。”蕭開平在監獄裡面出生,母親出獄后,祖母給他取名“開平”,祈願從此開始平安。

蕭道應后來任職法醫,一生郁郁,但對祖國的深沉愛戀絲毫未減。台灣學者王曉波曾經撰文追憶:“蕭老提了幾斤牛肉來送我,並抱來兩個花瓶,是他自己做的,一個完好,一個是摔破了再燒過的。蕭老特別拿著那個破花瓶給我,跟我說:‘這個花瓶就好像我們的祖國,破了,要把它粘回去,合在一起。我老了,沒有用了,把它交給你。’”

2002年9月,蕭道應辭世,享年87歲。報載訃聞中寫道:“緬懷先公畢生濟世救人,熱愛祖國貢獻心力,追求國家富強統一堅貞不移。”

2013年,那隻修復的花瓶和蕭道應使用過的手提箱被捐贈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佳冬蕭家三代走過的歷史,就是台灣人民抗日的縮影。70多年前,返回祖國大陸參加抗戰者有數萬人之多。當年,我們的父輩毅然決然奔赴大陸,是因為抗日的希望在大陸。今天,我們遺憾地看到,台灣有人避談抗戰勝利,竟然搞什麼‘終戰’紀念活動,令人徹底失望。紀念抗戰勝利,還要看大陸。”蕭開平激憤地說。

(責編:張香梅(實習)、曾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