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03日04: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日本右翼一直攻擊二戰結束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所進行的東京審判是“勝利者的審判”,其中一個理由是,這些法官來自美、中、蘇、英等11個勝利的同盟國。2013年3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國會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也說,東京審判是勝利者的審判。東京審判真的是“勝利者的審判”嗎?當然不是,東京審判是正義審判。
東京審判是人類對戰爭痛苦反省的產物。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浩劫,15億人卷入戰爭,數千萬人傷亡,物質損失難以計數。戰爭的殘酷性與破壞性震撼了人類的良知,在大戰期間就有人提出審判和懲處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問題。1919年1月26日,在巴黎和會上成立了戰爭責任問題委員會。6月28日《凡爾賽和約》簽訂,提出把德皇威廉二世作為主要戰犯移交國際法庭審判。但遺憾的是,當時的荷蘭政府拒絕引渡,審判不了了之。第二次世界大戰更為慘烈、損失更甚,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全球性戰爭,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20億以上人口被卷入,戰爭中軍民傷亡9000余萬人。雖然戰爭最終以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而告終,但給人類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和破壞。這使人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人類命運休戚相關,應該避免使用武力解決國際爭端。在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戰教訓的基礎上,同盟國決定對戰爭發動者進行懲處。這同時也是為了警告后人不得動輒發動戰爭,以避免世界大戰的悲劇重演。《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構成了審判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犯的法律基礎。紐倫堡和東京法庭的審判告訴人們,凡是侵略戰爭的參與者,無論策劃者、准備者、發動者還是執行者,都要承擔個人責任、受到懲處。這成為后來聯合國通過的一系列相關法律、決議和宣言以及一系列國際關系實踐的基礎。1951年,日本在《舊金山和約》中明確表示,承認東京審判的判決。
東京審判是整個人類的審判。東京審判對日本主要戰犯作出了公正判決。這些日本戰犯的破壞和平罪、戰爭罪、違反人道罪都是敵視人類、漠視人類生命的罪行,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某一個政權或國家,而且是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人類,不論信仰什麼宗教、生活在哪個國家、屬於哪個民族,都有與生俱來的生存權利。日本法西斯當年就是在剝奪這種權利,所以它不只是中國人民的敵人,也是全人類的敵人,受到審判與懲罰是理所當然的。雖然東京審判的法官都來自勝利的同盟國,但這不是勝利者的審判,也不是同盟國的審判,而是整個人類的審判,是對那些侵犯人類尊嚴、殘害人類生命的戰犯的審判,是為了捍衛人類最基本生存權利的審判。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類社會之所以基本保持了和平的世界秩序,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和這兩個法庭的審判有很大關系。東京審判和紐倫堡審判一樣,是人類吸取血的教訓的產物,是人類進步的標志,構成了戰后和平的基礎,不容挑舋。日本右翼對東京審判的否定和攻擊,是對曾經遭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和殖民統治的各國人民感情的極大傷害,是對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公然挑舋,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狂妄挑戰。
質疑東京審判是對戰爭受害者人權的踐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第一次上台伊始,就提出所謂“和平與繁榮之弧”的戰略構想,以“價值觀外交”為旗幟,拉攏與日本擁有所謂“相同價值觀”的國家,企圖建立一條從東南亞經由中亞到中歐及東歐的弧線,用意識形態分割亞歐大陸、“圍堵中國”。為此,他在外交場合張口閉口“自由、民主、人權”,似乎他才是真正的“自由、民主、人權”的捍衛者。那麼,人們不禁要問,中國、東亞、東南亞、美國、英國等千千萬萬日本侵略戰爭受害者的人權呢?由於日本戰后沒有像德國那樣“去納粹化”,一些軍國主義余孽得以苟延殘喘,其中有些人重新進入政治權力核心。在這股勢力的把持和掌控下,日本長期以來未能進行健全的歷史教育,徹底反省侵略歷史。最近一段時間,日本右翼竭力為日本侵略歷史翻案,企圖修改“村山談話”和“河野談話”,質疑東京審判。他們如此不肯對侵略歷史進行反省、不尊重侵略戰爭受害者的人權,又有什麼資格去四處推銷所謂“價值觀外交”?又有什麼資格到處談論人權?尊重千百萬戰爭受害者的人權,順應歷史潮流,反省過去,真誠道歉,這樣日本才有未來,才能與其他國家有晴朗的明天。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