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頒發土地確權“整鄉推進”首本土地証--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廣西頒發土地確權“整鄉推進”首本土地証

象州百丈鄉2.56萬畝土地有了“身份証”,成為廣西全區完成土地確權整鄉頒証的第一個鄉鎮

2015年07月17日22:0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來賓市委副書記張亞楠(左)、象州縣長陳代軍(右)上門給百歲老人潘美蓮送証上門。人民網記者 龐革平  通訊員 黃隆天 攝
來賓市委副書記張亞楠(左)、象州縣長陳代軍(右)上門給百歲老人潘美蓮送証上門。人民網記者 龐革平  通訊員 黃隆天 攝

人民網象州7月16日電( 龐革平、羅俠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現在有了‘身份証’,再過100年都不用擔心了。” 7月17日上午,在廣西來賓市象州縣百丈鄉舉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整鄉頒証儀式上,家住百丈鄉百丈村的101歲老人潘美蓮雙手接過來賓市委副書記張亞楠遞來的廣西土地確權“整鄉推進”第一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証書》后欣喜地說。

作為廣西唯一的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整縣推進試點縣,自古盛產稻米被譽為“桂中糧倉”的象州縣,於2011年開始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經過4年多來的實踐和探索,象州縣百丈鄉成為廣西全區全面完成土地確權整鄉頒証的第一個鄉鎮。該縣獨創的土地確權“兩入戶、兩公示”等 “九步工作法”和“分類登記、擱置爭議、群眾作主、引導流轉”的“十六字准則”,推動土地流轉面積15萬畝,佔全縣承包耕地的33%,高於全國同期28.8%的平均水平,促使小塊合並開啟規模化經營,新型農業得以培育,農民在家門口實現了“致富夢”,為廣西全區各縣(市、區)全面推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提供了先行先試的有效經驗借鑒。

現場直擊:百歲老人喜領“廣西第一証”

潘美蓮老人出生於1914年,18歲嫁到百丈村后,共育有2兒1女。老人性情豁達, 處處替別人著想,遇事總能妥善處理。目前,她跟大兒子一家居住。

2012年底,百丈鄉正式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潘美蓮老人知道后,非常支持,第一個現身宣傳發動,第一個確認地塊、界限和面積,第一個簽字同意“二輪承包”合同。

當天,聽說市、縣領導要上門來給自己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証書》,老人像過大年一樣高興,早早起床等候在家門口,第一個領到了土地“身份証”。這也是廣西土地確權整鄉頒証的第一本土地証。

“以后流轉土地不用擔心嘍,我們有了‘定心丸’。”採訪中,潘美蓮老人興奮地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樂呵呵地向大家展示剛領到的新証。

“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是中央從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發展,構建城鄉經濟一體化作出的戰略決策,也是新一輪農村改革基礎性、全局性的關鍵工作。”張亞楠說,這項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將要解決第二輪土地承包時普遍存在的面積不准、空間位置不明、檔案不健全、合同不規范等問題,最終賦予農戶土地經營權更完善的憑証功能,更充分的政策依據,更健全的法律權能,為承包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以及抵押、擔保、產權交易提供條件,為新一輪農村改革擂響了戰鼓,全面激發農村創新活力。

當天整鄉頒証儀式上,該鄉共向轄7個村民委、48個自然村的百丈鄉農民朋友頒發新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証書》,5547戶群眾喜領2.56萬畝土地的“身份証”,促進土地以小“並”大,流轉實現有機稻的集約化、品牌化。百丈鄉黨委書記黃順成說:“百丈鄉已經流轉的8000畝土地中,6000畝用於種有機水稻,爭取兩年內實現2萬畝全覆蓋。”

先行探路:象州土地確權實現“三級跳”

“這兩年我都得出去旅游‘見世面’,老板請我們出去玩,自己種地的時候哪有這機會。”土地流轉后在自己“地盤”上掙老板的錢,老板有時間還“請客”旅游,作為當天上台領証的村民代表之一,百丈鄉民進村委博厚村村民周桂斌拿著紅燦燦的土地証笑得合不攏嘴。

周桂斌把兩畝多水田全部流轉到百丈鄉有機水稻種植示范基地,除了每畝每年收取720元租金外,一年下來每畝還能通過銷售稻谷賺得1000多元。“我每年還給老板管理70畝示范基地,每畝有1000元管理費,全年收入比自己種田高得多。”周桂斌說。

周桂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土地流轉前,每畝水田收入700元,兩畝共計1400元﹔土地流轉后,兩畝可收入3440元。另外,通過管理水稻還可賺取管理費7萬元。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政策性強,連貫性也強,技術要求非常高,農民群眾特別關注。”象州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梁朝說,作為全國試點的象州縣,也是廣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兩個整縣推進的試點縣之一。2012年,象州在中平鎮謝官村民委下轄的鳳陽和下廷嶺兩個自然村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2013年,象州在百丈鄉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整鄉推進”試點工作,是我區承包地確權工作“整鄉推進”的探路者。

幾年來,該縣創新推行成立工作機構→收集整理二輪承包檔案→獲取耕地正射影像圖→開展村組宣傳和集中培訓→外業勘界→入戶調查→公示確認→登記發証→資料歸檔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工作“九步工作法”,試點工作實現從整村到整鄉再到整縣推進的“三級跳”,積累了實踐經驗。一是發動群眾。堅持每個步驟都與群眾醞釀討論,每個環節都讓群眾參與,每項成果都要公示並經群眾簽字確認。對於外出人員,則以信函、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告知,全面提高群眾參與率,盡量不留死角。二是嚴格程序。嚴把調查摸底、政策界限、勘界測繪、公示審核4道關口,嚴格按照“公示-農戶簽字確認-簽訂承包合同-登記-發証”5項程序進行確權登記。三是保障有力。建立“縣領導、鄉組織、村負責、組推進”4級聯動工作機制﹔財政預算安排專項經費作為保障﹔縣確權辦聘請15名專業技術人員,每個鄉鎮確權辦配備3至5名工作人員﹔把確權登記工作納入年終績效考評,明確目標,倒排時間表,落實責任到人。

記者在百丈鄉土地流轉中心看到,全鄉的土地已經全部完成航拍、實地勘測、入戶調查和公示確認工作,並且設置了三個服務窗口為全鄉的土地確權流轉服務。

“在土地確權流轉過程中,象州還在全區率先實行‘分類登記、擱置爭議、群眾做主、引導流轉’的‘十六字原則’,對於存在爭議的土地,暫時擱置,過后調解,確保整體工作的推進,同時在象州在明確土地所有人的情況下,還進一步明確了土地共有人的情況,這在廣西也是首創。” 象州縣長陳代軍告訴記者,土地共有人的明確也就基本上明確了土地的繼承人,也就進一步解決了土地以后的存在糾紛。

土地抵押:打通農村金融“最后一公裡”

無法提供擔保、沒有足夠的抵押物,“三農”融資難,一直是多年來困擾著農民與金融部門的瓶頸。

當天整鄉頒証儀式上,該縣還舉行了經營權抵押貸款簽約暨羅秀糖廠土地托管中心百丈服務部揭牌儀式。郵儲銀行、農行、農合行3家銀行分別與剛拿到土地証的3名農民簽訂抵押貸款合同,通過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創新抵押擔保方式來支持三農服務工作,使農村“沉睡”的資源變成了可以抵押變現的資產。

田地還是那些田地,農忙時節依然開著拖拉機耕田、插秧,但土地流轉后本質卻不一樣了。博厚村村民梁牧林告訴記者,土地流轉前,每家每戶都是單干,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糧食品種、肥料農藥、播種收割、晒糧賣糧……“現在我什麼都不用操心,把地交給老板,按老板的規劃去做就行。”

“有機稻每畝年純收入達2700元,比常規稻多了1000元,這就是有機稻的優勢。這也多虧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土地有了‘身份証’,也讓承包土地的企業更安心。”承包百丈鄉萬畝有機稻種植基地的廣西宏華集團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通過企業經營,規范管理,高效產出,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

土地確權登記除了帶動土地流轉,也為土地經營權進入資本市場、用於抵押擔保鋪平了道路。

據縣長陳代軍介紹,去年3月象州縣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成立以來,已吸引了100多戶農民前來挂牌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該中心除了發布土地流轉信息外,還提供政策咨詢、合同鑒証等服務。今年底要實現縣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和鄉鎮農村產權交易站的縣鄉兩級聯網,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處置和再流轉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環境。

為了進一步運用土地確權頒証的成果,扎實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今年該縣又印發《象州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構筑融資平台解決已完成確權的鄉鎮農民貸款難的問題,引導和激勵銀行、擔保機構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相關業務。特別是採取四大措施,為農戶排憂解難,為銀行解決后顧之憂:一是實行財政全額補貼,為農戶購買政策性農業保險,化解農戶經營風險﹔二是實行抵押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縣財政對借款人支付的利息給予50%補貼,緩解農戶資金困難﹔三是對需要托管的土地,實行龍頭企業全程托管,用於發展“雙高”基地,解決“誰來種地、怎麼種地”問題﹔四是實行農業部門、鄉鎮政府與銀行聯動機制,農業部門指導好種植戶的生產經營,鄉鎮政府主動參與對貸款戶的調查摸底及還貸跟蹤,為銀行排憂解難,解決銀行的后顧之憂。

記者在百丈鄉還看到,很多村裡都建有“微銀行”,自動取款機也進入村裡為農民提供金融服務,讓農民開始享受到和城鎮居民同等的金融服務。

象州通過土地確權登記流轉,打通農村金融“最后一公裡”,大力推動發展優質米、有機米、桑蠶等優勢產業精深加工,架起連接農戶、龍頭企業、市場之間的橋梁,極大增強了農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目前,該縣已成立桑蠶、甘蔗、水果等農民專業合作經營組織115個,會員2萬多人,涌現出百丈鄉民進村有機稻種植中心、象州鎮石裡村“綠豐園”無公害蔬菜品牌基地等一批現代特色農業品牌,逐步走出一條規模化、特色化、效益化、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聯系本文記者

龐革平
[留言][博客][微博]
(責編:劉軍濤)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