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國家概況--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斐濟國家概況

2015年07月15日21:01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斐濟國家概況

  國名 斐濟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ji)。

  面積 陸地面積18333平方公裡,水域面積129萬平方公裡。

  人口 89.45萬(2011年估計),其中56.8%為斐濟族人,37.5%為印度族人。華人華僑約4700人。官方語言為英語、斐濟語和印地語,通用英語。53%的人信奉基督教,38%的人信奉印度教,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 蘇瓦(Suva),人口11.2萬(2007年)。

  國家元首 埃佩利·奈拉蒂考(Epeli Nailatikau),2009年11月5日就任,2012年11月連任。

  重要節日 獨立日:10月10日

  簡況 位於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個島嶼組成,其中106個有人居住。多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主要有維提島和瓦努阿島等。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年平均氣溫22∼30℃。

  斐濟人世居島上。1643年荷蘭航海者塔斯曼首先來到斐濟。19世紀上半葉歐洲人開始移入。187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879∼1916年,大批印度人作為英國“殖民制糖公司”的合同工到此種植甘蔗。1970年10月10日獨立,並成為英聯邦成員。1987年政變后改稱共和國,並脫離英聯邦。1990年通過新憲法確立國名為“斐濟主權民主共和國”。1997年7月,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斐濟群島共和國”。 2009年改國名為“斐濟共和國”。

  政治 2006年12月5日,軍隊司令喬薩亞·沃倫蓋·姆拜尼馬拉馬(Josaia Voreqe Bainimarama)宣布接管國家行政權力,並解散政府和議會。2007年1月,斐成立臨時政府,姆拜尼馬拉馬任臨時政府總理。2009年4月9日,斐濟上訴法院宣布斐臨時政府非法。10日,伊洛伊洛總統宣布廢除憲法並解除所有法官職務、2014年9月前舉行大選。11日,伊重新任命姆拜尼馬拉馬為總理,任命奈拉蒂考為斐副總統。7月30日,伊宣布退休,奈任代總統。11月,奈就任斐第四任總統,2012年11月連任。2014年9月17日,斐濟舉行大選,姆領導的斐濟優先黨獲勝。

  【憲法】1990年7月25日實行新憲法。1997年7月,斐通過1990年憲法修正案,修改了有關歧視印族政治權利的條款,並於1998年7月正式實施。1999年5月,斐首次根據1997年憲法舉行全國大選。2000年政變期間,1997年憲法被廢除。2001年斐上訴法院判決該憲法仍有效,並得到大酋長委員會、伊洛伊洛總統等承認。2009年4月,伊洛伊洛總統宣布廢除憲法。7月,斐臨時政府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宣布“國家發展和恢復民主路線圖”。 2013年9月6日,斐新憲法經奈拉蒂考總統簽署並頒布生效。

  【議會】 根據2013年憲法,斐議會為一院制,共設50個議席。斐濟2014年9月17日舉行大選,選舉產生新議會,斐濟優先黨獲32席,社會民主自由黨獲15席,民族聯盟黨獲3席。斐濟優先黨議員、前婦女部長吉科·盧維尼當選議長,斐濟優先黨議員魯文尼·南達貝·南達洛當選副議長。

  【政府】斐濟2014年9月大選后,姆拜尼馬拉馬9月22日宣誓就職,並組閣。斐內閣現有20名成員:總理兼土著事務、糖業部長姆拜尼馬拉馬﹔總檢察長兼司法、財政、公共企業、公共服務部長艾亞茲·賽義德-海尤姆(Aiyaz Sayed-Khaiyum)﹔工業、貿易和旅游部長法亞茲·科亞(Faiyaz Koya)﹔基礎設施和運輸部長皮奧·蒂科杜阿杜阿(Pio Tikoduadua)﹔地方政府、住房和環境部長帕爾文·庫馬爾(Parveen Kumar)﹔土地和礦產資源部長梅雷塞伊妮·武尼萬加(Mereseini Vuniwaqa)﹔漁業和林業部長奧塞亞·納因加穆(Osea Naiqamu)﹔農業、鄉村、海洋發展、國家災害治理部長伊尼亞·塞魯伊拉圖(Inia Seruiratu)﹔外交部長伊諾凱·昆布安博拉(Inoke Kubuabola)﹔移民、國家安全和國防部長蒂莫西·萊西·納圖瓦(Timoci Lesi Natuva)﹔衛生和醫療服務部長喬恩·烏薩馬特(Jone Usamate)﹔教育、文化遺產和藝術部長馬亨德拉·雷迪(Mahendra Reddy)﹔就業、生產力和產業關系部長喬治·科努西·孔羅特(Jioji Konusi Konrote)﹔青年和體育部長萊塞尼亞·姆巴萊·圖伊通鮑(Laisenia Bale Tuitubou)﹔婦女、兒童和減貧部長羅茜·索菲婭·阿克巴爾(Rosy Sofia Akbar)﹔財政、公共企業、公共服務、貿易和旅游助理部長洛娜·埃登(Lorna Eden)﹔農業、鄉村、海洋發展、國家災害治理助理部長喬埃利·薩瓦基(Joeli Cawaki)﹔衛生事務助理部長維娜·庫馬爾·巴特納格爾(Veena Kumar Bhatnagar)﹔教育、文化遺產和藝術事務助理部長維賈伊·納特(Vijay Nath)﹔青年和體育事務助理部長伊利埃薩·恩德拉納(Iliesa Delana)。

  【行政區劃】 全國共有2個直轄市、4大行政區和14個省。蘇瓦和勞托卡為直轄市。

  【司法機構】 設最高法院、上訴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不超過7名法官組成。首席大法官為安東尼·蓋茨(Anthony Gates)。

  【政黨】原共有16個政黨,2006年政變后長期停止活動。2013年1月,斐政府頒布《2013年政黨法令》,規定任何政黨須登記才合法。截至2014年9月,經登記注冊的合法政黨共7個,分別為:斐濟優先黨、社會民主自由黨、斐濟工黨、民族聯盟黨、人民民主黨、斐濟團結自由黨和壹斐黨。主要政黨的基本情況如下:

  (1)斐濟優先黨(Fiji First Party):執政黨。2014年6月成立。黨領袖為現總理姆拜尼馬拉馬。該黨主張族裔平等,重視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提出“要為全體斐濟人建設一個更好的斐濟”,主要支持者包括廣大印族民眾、斐族基層民眾以及商界名流、知識分子和青年人等。

  (2)社會民主自由黨(Social Democratic Liberal Party, SODELPA): 反對黨。前身為前總理萊塞尼亞·恩加拉塞(Laisenia Qarase)於2001年5月成立的團結斐濟黨(United Fiji Party,斐濟語縮寫為SDL),2013年5月被迫根據新政黨法令重組並改用現名,黨領袖為泰穆穆·凱帕(Ro Teimumu Kepa)。該黨主張在促進民族和解的同時更多地照顧斐濟族和羅圖馬族的利益,主要支持者包括傳統斐族酋長和部分斐族基層民眾。

  (3)民族聯盟黨(National Federation Party):反對黨。1964年成立,最早稱“聯盟黨”,與其他政黨合並后改用現名,曾參與斐爭取獨立的努力,是目前斐成立時間最早的政黨。2013年5月根據新政黨法令重新登記。黨領袖為比曼·普拉薩德(Biman Prasad)。該黨是印族裔蔗農為爭取權益而組建的首個印族人政黨,主要依靠印族民眾支持。

  (4)斐濟工黨(Fiji Labour Party):1985年7月成立,2013年5月根據新政黨法令重新登記。黨領袖為馬亨德拉·喬杜裡(Mahendra Chaudhry)。該黨是在各大工會支持下以印族為主體的政黨,主要代表中下層印族人利益,在印族蔗農、工會成員和部分知識分子中有一定影響力。

  (5)人民民主黨(People's Democratic Party):2013年5月成立。黨領袖為菲利克斯·安東尼(Felix Anthony)。2013年1月在斐濟工會大會的倡議下組建,主要代表工人和工會利益。

  【重要人物】

  埃佩利·奈拉蒂考:總統。1941年7月生。曾就讀於新西蘭、澳大利亞的軍校,並在英國牛津大學修學外交課程。1975年至1986年在斐軍隊任職,先后任斐軍參謀長、斐軍司令,被授予准將軍銜。1988年至1996年任斐駐英國高專兼駐丹麥、德國、以色列和梵蒂岡大使。1998年任斐駐太平洋地區和特別負責布干維爾和平監督小組事務的無任所大使。1992年2月任斐外交部常秘。2000年7月任斐臨時政府副總理至2001年大選。2001年8月至2006年5月任眾議長。2007年1月起先后任斐臨時政府外交外貿部長及土著事務、省級發展和多民族事務部長。2009年4月17日就任副總統,7月底任代總統,11月就任總統。2012年11月連任。

  喬薩亞·沃倫蓋·姆拜尼馬拉馬:總理,斐濟優先黨領袖。1954年4月27日生於斐濟。曾在澳大利亞、智利、美國和新西蘭等國接受軍事培訓。1975至1983年在海軍任職,先后被授予少尉、中尉和中校軍銜。1983至1984年,任多艘斐海軍艦隻指揮官,並指揮海軍完成了標識湯加、圖瓦盧和基裡巴斯三國專屬經濟區工作。1986至1988年,任海軍少校,並赴西奈執行多國軍事觀察員任務。1988至1997年先后任斐海軍指揮官、海軍司令和上校。1997至2006年先后任斐軍參謀長和司令。2006年12月5日斐政變,2007年1月任臨時政府總理。2014年9月,率領斐濟優先黨在大選中獲勝並就任總理。

  經濟 斐濟是太平洋島國中經濟實力較強、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制糖業、旅游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斐重視發展民族經濟,強調發展私營企業,建立寬鬆的政策環境,促進投資和出口,逐步把斐經濟發展成“高增長、低稅收、富有活力”的外向型經濟。近年來,由於國際市場價格下跌和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等原因,制糖業面臨困境。因美國自2005年1月起取消從斐進口紡織品配額,斐服裝加工業大幅滑坡。全球金融危機對斐旅游業也造成一定沖擊。近年旅游業有所回升。

  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013年):44.5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13年):530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14年):4%

  貨幣名稱:斐濟元(Fiji Dollar)。

  匯率:1美元≒2.079斐元(2015年3月)。

  【資源】 森林覆蓋面積93.5萬公頃,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一半,有開採價值的約25萬公頃,出產優質硬木和鬆木。有2個金礦,還有銅、銀、鋁土、石油等資源。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金槍魚。

  【工業】 以榨糖為主,其次是黃金開採、漁產品加工、木材和椰子加工。2012年蔗糖產量15.5萬噸。

  【農業】 可耕地面積約28.8萬公頃,主要產甘蔗、椰子、香蕉等。小麥全靠進口,大米能自給20%。近年來斐政府努力發展多種經營,推廣水稻種植。

  【旅游業】 旅游業較發達,旅游收入是斐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2014年旅游收入達14.04億斐元,游客人數達69萬人,全國約有4萬人在旅游部門工作,佔就業人數的15%。游客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英國、歐洲大陸、日本等國。

  【交通運輸】 斐濟為太平洋島國地區交通樞紐,水、陸、空交通較發達。首都蘇瓦港系重要國際海港,可泊萬噸輪。蘇瓦的瑙索裡機場可停靠波音737飛機,楠迪機場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機。

  鐵路:總長820公裡(窄軌),用於運輸甘蔗。

  公路:總長5300公裡,其中瀝青路面1340公裡。

  水運:注冊商船747艘﹔蘇瓦、楠迪、勞托卡、萊維卡為主要國際港口。

  空運:斐濟航空公司(原太平洋航空公司)系國際航空公司,經營澳、新、美、瓦努阿圖、薩摩亞、湯加、所羅門群島和香港等航線。澳、新、馬紹爾群島等國航空公司有定期班機停降楠迪國際機場。瑙索裡機場主要是國內民航機場。斐濟航空公司、向日葵航空公司主要經營國內島嶼間航線。

  【對外貿易】 長期貿易逆差。主要出口伙伴為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主要進口伙伴為美國、中國等,主要進口燃料、運輸設備、化工產品、食品等,出口蔗糖、魚類、黃金、木材和礦泉水等。

  【外國資本】 外資在斐濟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斐國內市場商業網點主要控制在兩家澳跨國公司手中。銀行、保險、海運、電信、汽油供應等亦為外資所控制。

  【外國援助】 外援主要來自澳、日、新、英、法、歐盟、中國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著名公司】 (1)維諾德·帕特爾(五金)公司(Vinod Patel Co. Ltd):1962年成立。注冊資本85.7萬斐元。年營業額4000萬斐元。經營五金工具、機電零件、室內裝修材料等。

  (2)斐濟蔗糖銷售公司(Fiji Sugar Marketing Company Limited):1976年成立。經營蔗糖和糖漿出口。

  (3)戈卡爾有限公司(D. Gokal & Company Limited):1962年成立。注冊資本10萬斐元。年營業額400萬斐元。經營電子產品、紡織品、食品進口業務。

  (4)Courts Homecentres公司。經營五金、玻璃制品、辦公設備、木材等進口業務。

  軍事 斐濟軍隊全稱為“斐濟共和國武裝力量”(Republic of Fiji Military Forces, RFMF),定名於斐1990年憲法。總統兼任軍隊總司令,並根據內政部長的建議任命軍隊司令,軍隊司令要向總統和內政部長負責。現任軍隊司令蒂科伊托加,2014年就任。

  斐軍設陸軍和海軍,由正規軍和預備役組成,目前正規軍3100人,預備役4000人。海軍330人,裝備有5艘各類艦艇和巡邏船。斐曾先后派遣士兵和警察參與中東、科索沃、東帝汶、巴新、所羅門、伊拉克、蘇丹等維和任務。2012年國防支出為1億斐元。

  文化教育

  【教育】 文教事業較其它太平洋島國發達。實行小學免費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以上。每年教育經費約佔政府總預算支出的15%。2013年教育預算為2.68億斐元,同比增加1200萬斐元。南太平洋大學由南太地區各國合辦,主校區位於首都蘇瓦市。

  【新聞出版】 主要報紙有:英文版《斐濟時報》(Fiji Times),隸屬於1869年成立的斐濟時報公司,是斐發行量最大的一份報紙(4.3萬份)﹔《每日郵報》(Daily Post),創刊於1974年,發行量1.6萬份﹔《斐濟太陽報》(Fiji Sun),創刊於2000年。華文報有《斐濟日報》和《斐濟華聲報》。2009年6月,斐新聞部正式發行官方報紙《新黎明報》(New Dawn),兩周一期,旨在幫助斐民眾了解政府政策以及經濟、社會建設計劃和項目。

  主要雜志有《島國商務》和《太平洋島嶼》月刊,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發行,發行量約1萬冊。

  斐濟廣播有限公司(Fiji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Limited),成立於1985年,是斐全國性的廣播網,由6個電台組成,通過斐濟語、印地語和英語播出的電台各有兩個。

  斐濟電視台(Fiji TV),由新西蘭電視公司、斐濟開發銀行和私人股東於1993年底成立,現有工作人員(包括記者)約115人,播放3個頻道節目。2005年設立面向太平洋島國地區的太平洋天空衛星電視節目服務部。

  對外關系 斐濟是太平洋島國中外交較為活躍的國家,重視與西方發達國家的關系,重點發展同澳、新的全面關系,同時保持與太平洋島國的傳統關系。近年來,斐提出“向北看”戰略,積極發展同亞洲各國以及非洲和美洲國家的關系,2011年加入“不結盟運動”。

  斐是聯合國、英聯邦、世界貿易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太平洋共同體、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非加太集團、77國集團成員,已與130多個國家建交,斐駐外使領館、高專署、貿代處、駐國際組織代表團共19個,外國駐斐使館、高專署和國際組織駐斐辦事處41個。2009年5月和9月,太平洋島國論壇和英聯邦分別宣布中止斐成員資格。2012年8月,“美拉尼西亞先峰集團(MSG)領導人峰會”和“接觸太平洋會議”在斐召開。2013年1月,斐任77國集團2013年主席國。

  【同澳大利亞、新西蘭的關系】斐同澳、新有著傳統的密切關系。澳、新是斐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也是斐第一和第三大援助國。澳、新與斐互設高專署。根據《南太平洋區域貿易和經濟合作協定》,除糖和服裝等少數商品外,斐向澳、新出口單方面享受免稅或無限制市場准入待遇。

  2006年12月5日斐濟政變后,澳、新宣布對斐實施制裁。2014年10月底,澳宣布取消全部對斐制裁措施,澳外長畢曉普訪斐,會見斐外長昆布安博拉並發表聯合聲明。

  澳是斐最大的投資國和出口市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

  【同歐盟、美國的關系】歐盟和美國是斐原糖和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和斐游客及投資的重要來源地。根據《洛美協定》和《科托努協定》,歐盟以3倍於國際市場的價格購買斐糖,每年斐糖的70%銷往歐盟。斐在比利時和英國設有使館,法國、英國、歐盟在斐設有使館。2006年12月斐政變后,歐盟要求斐盡快恢復民主、人權和法治,否則將影響歐盟向斐蔗糖業改革提供援助。2009年5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因沒有跡象表明2009年斐濟能夠有一個合法的政府進行管理,該委員決定取消2009年對斐濟的食糖配額。

  1970年10月,美承認斐獨立。斐美互設使館。斐重視與美關系,認為美的援助對斐的市場准入和地區競爭具有重要意義,積極推動美、南太聯合商務委員會開展活動。斐是美軍在太平洋主要補給點之一。2006年12月斐政變后,美對斐實施制裁。2012年,斐美貿易額為3.5億斐元,其中斐出口額為2.3億斐元,進口額為1.2億斐元。2008年2月,美國首席助理國務卿幫辦戴維斯訪斐。2013年4月,美國助理國務卿幫辦柯嘉年訪斐。

  【同日本的關系】斐日互設使館。近年來,斐日關系發展較快,日已成為斐第二大援助國,每年對斐援助達1300萬斐元。1984年至今,日本國際協力協會為斐提供培訓逾2000人次。日自1983年起向斐派出志願者。斐日已開辟楠迪至東京航線。斐在旅館業方面吸收了大量日資。 2012年,斐日貿易額為2.2億斐元,其中斐出口額為1.3億斐元,進口額為0.9億斐元。

  2000年8月,日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斐政變后成立的臨時政府。1997年10月、2000年4月、2003年5月,斐總理蘭布卡、喬杜裡、恩加拉塞先后率團赴日出席第一、二、三屆日本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議。2005年6月,恩加拉塞總理赴日出席愛知世博會斐濟館日開幕式。2009年5月,斐駐日本大使以政府代表身份參加第五屆日本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議。

  【同印度的關系】斐印關系在斐1987年政變后惡化。1997年,斐修改1990年憲法中對印族人的歧視性條款,斐印關系好轉。1997年,斐總理蘭布卡兩次會晤印總理古杰拉爾。1998年,印解除對斐長達10年的貿易禁運。斐對印1998年5月進行的地下核試表示譴責。斐1999年大選后,斐印關系逐步恢復,印於1999年5月在斐重開高專署。2000年斐“5·19政變”后,印一度對斐實施制裁。2004年1月,斐在印設高專署。2005年10月,恩加拉塞總理訪印。2008年2月和2009年3月,斐臨時政府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兩次訪印。2008年4月,斐臨時政府財長喬杜裡訪印。2014年11月,印度總理莫迪訪斐。

  【同其他太平洋島國的關系】斐重視同太平洋其他島國的傳統關系,是太平洋島國論壇創始會員國,斐與太平洋其他島國領導人互訪頻繁。2002年7月和8月,斐先后主辦了“第三屆非加太國家首腦會議”和“第33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2003年6月,斐主辦南太運動會。2006年10月,斐主辦第37屆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和第18屆論壇會后對話會。2008年8月,斐臨時政府缺席在紐埃舉行的第39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會議結束后發表的公報稱此舉“不可接受”。2009年1月,斐出席了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莫爾斯比港召開的太平洋島國論壇特別首腦會議。會議敦促斐確定2009年年內舉行大選的時間表,被斐拒絕。5月,太平洋島國論壇中止斐參加論壇活動資格。7月和8月,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分別在瓦努阿圖首都維拉港和斐首都蘇瓦舉行特別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與會各國表示理解和支持斐國家發展和民主路線圖。2010年7月,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主席、瓦努阿圖總理納塔佩拒絕向斐總理姆拜尼馬拉馬移交輪值主席職務,斐政府轉而在斐舉辦“接觸太平洋”會議。12月,瓦斐雙方舉行和解儀式,瓦新任總理基爾曼致歉並向斐移交輪值主席一職。2011年3月,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首腦會議在斐濟舉行,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合作等領域取得重要共識。2011年9月、2012年8月,斐舉辦兩屆“接觸太平洋”會議。2013年4月,斐總理姆拜尼馬拉馬正式訪問巴布亞新幾內亞。2013年8月、2014年6月,斐主辦兩屆太平洋島國發展論壇(PIDF)會議。

(責編:宋煦冬)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