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司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5】

2015年07月04日19:35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中國土司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城鄉熱點)(5)中國土司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湖北恩施的唐崖土司城內的石雕(2012年4月21日攝)。唐崖土司城始建於元代初期,明代末期擴建,辟3街18巷36院,包括衙署區、宗廟區、軍事區,以及書院、花園、養馬場、狩獵場等,佔地100多公頃。作為這座城的主人,覃姓唐崖土司世代居宦,相沿十八代,歷位460余年。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唐崖土司被廢,象征其權力的土司城逐漸湮沒。如今,唐崖土司城烜赫一時的衙署早已不見蹤影,然而街道牆垣依舊清晰可辨,石牌坊、土王墓葬、夫妻杉等數十處遺跡仍然保存完好。 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4項世界文化遺產。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遺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襲管理當地族群的首領“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此次聯合申報的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是“土司”的行政與生活中心聚落遺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貴物証,見証了古代中國對多族群聚居地區管理和多元文化保護的獨特智慧,對全人類關注文化多樣性保護及族群間的交流與共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新華社記者郝同前攝

(來源:新華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