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7月3日攝)。老司城遺址位於永順縣城以東靈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權的司治所在地,是土司時期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彭氏土司政權始建於后梁開平四年(910年),鼎盛時期轄20州,范圍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邊區,止於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歸流”,歷經五代、宋、元、明、清,歷時818年,歷經28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城池遺址依三級台階地形而分為三區:居民區、衙署區、首領生活區。遺址為“三縱五橫”的棋盤式布局。老司城遺址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遺址,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其完整地體現了迄今已消亡的土司文化傳統。 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4項世界文化遺產。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遺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襲管理當地族群的首領“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此次聯合申報的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是“土司”的行政與生活中心聚落遺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貴物証,見証了古代中國對多族群聚居地區管理和多元文化保護的獨特智慧,對全人類關注文化多樣性保護及族群間的交流與共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新華社記者白禹攝
![]() | ![]()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