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踏波逐浪高(中國故事)【4】

——來自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的創業故事

袁亞平
2015年06月03日15: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我畫了一幅《哥倆好》,2002年10月,在全國海島縣漁民畫邀請賽上獲了銀獎。漁姑漁嫂們很驚訝,都瞪大了眼睛。我對畫畫的姐妹們說:“今年我得獎,明后年讓你們也得獎。”她們很害羞,掩在背后偷偷地笑,說:“得獎,根本不可能。”

我的啟蒙老師對我說:“你一個人獲獎了,你還要帶一個群體出來。你要培養十個,才行!你這地方就有名了。”

2003年10月,首屆中國·舟山漁民畫藝術節在朱家尖開幕。上海金山、陝西戶縣、山東日照、浙江秀洲等,十四個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的代表都來了,數千游客來觀看。

梁銀娣作品《海上布達拉宮

展出的舟山漁民畫,有海島氣息、漁民風格、大海韻味。我們團體有十二件作品沖進去了!

大家都流淚了,哭了,漁家孩子,從來沒想到,藝術殿堂,能去那裡!

這之后,大家畫畫的興致更高了,參賽作品也多起來了。

2004年10月,我做了一件心中想了好久的事——為漁姑漁嫂們辦一次畫展。鎮裡給了兩千元,都用來做玻璃框了。搬上搬下,小工的錢,橫幅什麼的,需要五六百元。我跟她們說,咱們先自己墊,活動辦完再爭取鎮上支持。

第一次舉辦漁民畫展,需要一個場地。島上地方小,條件差,找到一條街顯眼的地方,挂出了《十月金秋東極現代民間畫展》的紅幅,裝了玻璃框的畫,隻能沿地擺兩排。結果有人吵,說我遮住了飯店門面。鎮政府去協調,那人說:“什麼畫展,不舉辦沒關系。”我很傷心,東極不但有風光,還有文化,有這麼漂亮的漁民畫。一辦展就受阻,我很灰心,在辦公室哭。

鎮領導總算支持,漁民畫展出了。

游客們第一次看到東極的漁民畫,很喜歡!對我說:“太漂亮了,以后一定要好好發展下去。”我很感動。我看到了希望,漁民畫能夠帶給游客驚奇。

后來,在鎮領導的支持下,專門在鎮文化中心騰出一間房子,創建了東極漁民畫陳列室,同時也是我們的創作室。

2010年6月,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農民文化藝術“一村一品”展中,普陀(東極)漁民畫被組委會評為“一村一品”項目優秀獎。

最讓人開心的是,那次帶去北京的近四百件漁民畫衍生旅游產品,一天多時間就銷售一空。文化部工作人員買走了二十件漁民畫衍生產品,說是可作為對外文化交流時的媒介。我們的漁民畫,受到成千上萬的參觀者好評,被無數鄉土藝術的愛好者用鏡頭記錄下來。

緊接著,是全國農民繪畫展。這次展覽規模大,涉及范圍廣,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區美協積極發動各地區農民美術家參與。

網上公布了入選全國農民繪畫展的作品名單,沒想到,我們的作品都榮幸地入選了。畫友們情不自禁地緊緊擁抱在一起。真心地感慨: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感謝愛護和培育我們的各界人士!感謝生我養我的故鄉!感謝賦予我們靈氣和悟性的這片土地!

離開展廳,我的手中捏著一套東極漁民畫明信片。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藍色水域,在漁嫂的畫筆下,保持著她們對大海的自由遐想和純真感。

我想,我也應該向藍天借支筆,蘸海作畫。

舟山,舟的自由王國,山的夢幻世界。人民日報記者袁亞平攝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03日 24 版)

(責編:王吉全、劉軍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