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召開的“村務會”解決了啥問題?--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總理召開的“村務會”解決了啥問題?

李愛平

2015年03月03日15:31    來源:中國僑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原標題:總理召開的“村務會”解決了啥問題?

總理召開的“村務會”解決了啥問題?

  圖為2014年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主持召開翁牛特旗旗委常委擴大會議。劉震 攝

  圖為2014年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主持召開翁牛特旗旗委常委擴大會議。劉震 攝

  圖為2015年2月13日,內蒙古翁牛特旗太平庄村在總理考察后興建的5米寬的環村水泥路。劉文華 攝

  中新社赤峰3月3日電 題:總理召開的“村務會”解決了啥問題?

  中新社記者 李愛平

  太平庄村村民朱雲生參加過好多次村務會,但去年3月,他頭一次有機會和一國總理面對面“議村務”。

  2014年3月27日,李克強在內蒙古赤峰市考察期間,在翁牛特旗橋頭鎮太平庄村委會的會議室與十多位村民一起開了場“最高級別的村務會”。

  朱雲生記得,李克強當時開門見山地說:“你們有什麼話盡管說、敞開說。”

  內蒙古翁牛特旗太平庄村是典型的“國家級貧困村”,多年來道路泥濘不堪,農田灌溉受困於水、電制約,村民的收入一直處於該旗“末端”。

  村民起先有點拘謹,但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卻毫不含糊。第一位發言的村支書,一口氣提了三大問題:村組道路不通、干旱缺水、電壓不穩,馬上有人又補充了兩大問題:風沙太大、村衛生室條件太過簡陋。村婦聯主任則反映,壯勞力都出門打工了,婦女們干農活卻沒技術,想搞“大型養殖”又沒有蓋棚圈的錢。另一位村民提出,村裡人大多不愛買養老保險,覺得“不劃算”,但買醫保都很願意﹔還有一位村民抱怨正在推廣的滴灌設備“價格太高”:一畝地花1000元人民幣鋪的管線,隻能用一年。

  李克強把這些意見總結為缺路、缺水、缺電、缺醫,以及生態補償、勞動力素質提高等6個方面,並逐一回應了這些問題。他說:“表面看,你們提的是你們村遇到的具體問題,但這些問題其實事事關系到國家大政,為中國農村,特別是北方農村的‘普遍性問題’。”

  他要求當地政府和同行的部委負責人,把這些問題一一梳理、研究清楚,尋找破解難題的“長效機制”。

  “坦率地講,你們有的問題,給點政策傾斜就能解決。但我們國家這麼大,如果解決上述問題,都隻依賴財政支持,財力確實達不到。”總理說,“我想是不是各級政府、社會力量,以及你們個人都分擔一點,最好能形成一種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讓更多與你們村問題相似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這樣是不是好一點?”

  桌對面的村民代表個個笑容滿面,不住點頭。

  在那場“最高級別村務會上”,根據村民們提出的意見,李克強與同行的有關部門負責人協商並初步達成一致意見:當年財政新增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將用來重點補貼村醫。而在總理考察半年后,村民們提出的水、電、路、生態保護、衛生院建設及勞動力素質培訓等問題就得到了基本解決。

  朱雲生告訴中新社記者,村裡不僅修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還對村民農田灌溉中所需的低壓電進行了改造,並解決了村中地埋滴灌、普通滴灌等農業節水問題。

  “村民們在2014年8月25日給總理寫信,匯報了這一切。9月15日接到總理的回信。”朱雲生說。

  村民給記者提供了總理回信的復印件。總理在信中說:“你們轉托的信件已收閱。信中得知,近段時間村裡的生產生活有了不小變化:村組間正在鋪設油漆路﹔13000畝水澆地實施了膜下滴灌﹔完成了電網改造﹔建成了標准化衛生室、村民議事廳、文化活動室和活動廣場等等。我從心底裡感到高興。這裡既有黨和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也是你們扎實苦干的結果。”

  在回信中李克強還指出,缺路、缺水、缺電、缺醫、生態環境保護和提高勞動力素質,這6個問題既是太平庄村遇到的具體困難,也是制約中國農村、尤其是北方農村發展的共性問題,事事關系到國家大政。這些問題解決好了,制約農村發展的許多瓶頸將會被打通。希望你們認真總結經驗,多探索興業致富的好路子,用勤勞和智慧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共奔小康。

  “國務院下發的涉農、涉牧資金均已到位,村民們均已領到手。現在辦事方便多了,以前辦房產証之類的事,至少需要三天,現在一天全部解決。”談及這一年國務院出台的政策落實情況,朱雲生連連說:“滿意,滿意,相當滿意。”

  內蒙古翁牛特旗旗委副書記張建民透露,村民們收到總理的這封回信后,干勁特別足、精神風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感覺。當地組織干部梁寶成稱,以前村民沒事,時常打麻將、喝酒,現在大多數時間來村支部活動中心鍛煉身體、參與各種活動,人的精神風貌有很大改變。

  “如果再次見到總理后你會說什麼?”記者問道。

  “再見到總理時,我會向他匯報村庄的巨大變化,也會努力實現2016年底在內蒙古東部率先脫貧的目標。”張建民設想,這一目標實現了,可以在內蒙古全區甚至在全國推廣。

(責編:楊芳、盛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