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改革致敬--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高層動態

向改革致敬

2015年01月07日18:00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1月5日,李克強在深圳蓮花山公園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記者 楊芳)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沒在中南海,而是來到“中國改革開放先行者和排頭兵”的深圳。

    在深圳蓮花山公園,他與“南巡”親歷者、游園市民在鄧小平銅像前,共話改革開放﹔在首家互聯網民營銀行,他表示互聯網金融要倒逼傳統金融行業的改革﹔在廣東自貿區南海片區,他重提“時間就是金錢”口號,寄望其爭創審批的“特區速度”……

    廣東考察3日,“改革”成為高頻詞。

    在“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的2015年,李克強開年首次考察選擇廣東,被輿論評價為是“向改革致敬”。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說,李克強意在宣示最高領導層堅持推進鄧小平倡導的改革開放政策。

    “不改革開放隻有死路一條”

    1月5日,深圳蓮花山頂上鄧小平銅像前,一個高達1.6米的花籃格外醒目。黃色百合花、紅花馬蹄蓮、粉色康乃馨等編成的花籃上,懸挂著“深切緬懷鄧小平同志”的緞帶。9時許,身穿深色西服的李克強緩步邁上台階,在6米高的小平銅像前肅立。他細心整理花籃上的緞帶,並向銅像鞠躬致敬。

    隨后,李克強在群眾圍攏下與當年陪同小平“南巡”的部分老同志在銅像前遠眺深圳城區。當時參與接待的深圳市委書記李灝對李克強回憶說:“以前這裡是一塊荒地。”

    “現在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都沒有新建空間了。”李克強接過話說。他用“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句西方諺語感嘆深圳打破了這個鐵律。李克強隨即指出,深圳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恰恰証明鄧小平所說的“發展就是硬道理”。

    “今天仍要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不改革開放隻有死路一條。”李克強強調。

    這位首提“改革是中國最大紅利”的總理就任以來在多個場合為改革鼓與呼。一次座談會后有媒體總結說:“如果用兩個字概括李克強在座談會上講話核心,那就是‘改革’﹔而用四個字概括無疑是‘改革、改革’﹔若用六個字概括便是‘改革、改革、改革’。”

    這句總結同樣適用於此次廣東考察。在深圳柴火創客空間,李克強贊賞將與眾不同的想法變成實物的創客,稱他們的奇思妙想和豐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這種活力和創造,將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

    在國內首家互聯網銀行,李克強用“微眾銀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來鼓勵這裡的工作人員要不斷降低融資成本,倒逼傳統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給千千萬萬的小微企業以實際信貸支持。

    闖的干的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月4日,當李克強在深圳華為參觀在線4G技術時,屏幕上正在播放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33集中深圳特區奠基的片段。1980年,深圳被批准設立經濟特區。4年后,鄧小平視察深圳時指出:“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証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如今,這句題詞就鐫刻在蓮花山頂鄧小平銅像的座基上。

    幾乎是同一時期,正團級退役軍人任正非和幾個志同道合的中年人,用湊來的2萬元創立華為公司。如今,華為已經成長壯大為世界500強企業,最近10年累計納稅1800億人民幣。

    這其中體制創新被稱為華為的“成功密碼”。其在全球已創立16個研究中心,獲得超過3.6萬項專利,一半以上員工持有股份的“股權激勵制度”尤其被外界稱道。

    對此,李克強評價道,沒有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就無從依附。要通過改革創新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技術創新的空間和動力。

    除了為企業創新改革“鼓掌”,李克強此次考察還不忘為中國裝備走出去“支招”。無疑,這“招”也是改革。

    在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李克強參觀了該院設計的越南火電廠項目模型。當得知這家國有高新技術企業的國際業務合同額累計200億元時,李克強表示中國裝備、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不僅轉移可消化國內富余優質產能,更能讓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接受嚴苛檢驗,促進中國制造升級換代。

    同樣是1984年,當得知鄧小平來深圳視察,時任深圳蛇口工業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的袁庚下令工程公司連夜加班,用五六米長的鐵皮和三腳架重做了一塊寫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牌子,並指定放在從深圳進入蛇口的分界線上。

    當鄧小平來到蛇口時,袁庚右手輕輕地按了下他的手臂,拋出問題:“小平同志,我們提出了個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不知這種提法對不對?”

   “對!”鄧小平點了點頭。

    袁庚終於鬆了口氣,這個當時頗有爭議的口號,最終得到了最高層的肯定。

    1月5日,李克強在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再一次提到這句口號。他表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話最早就是廣東喊出來的。你們要繼續簡化審批流程、激發市場活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爭創審批的‘特區速度’。”

    35年前,這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如今,這個老人的銅像佇立在蓮花山上,似乎在注視這個國家前進的每一步。

    “探索、探索再探索,”在深圳蓮花山頂,李克強對當年南巡見証者及廣東、深圳的領導說,“大膽地去闖、大膽地去干,闖的、干的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允許特區先行先試,給你們發展的寬容度。”

(責編:楊芳、張玉珂)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