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毛澤東1929年的悲慘處境:感嘆“人生易老”

倪德剛

2014年12月23日08:49    來源:學習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毛澤東1929年的悲慘處境:感嘆“人生易老”

  1929年毛澤東在閩西唯一的照片

  1929年10月初,毛澤東來到福建上杭縣,住在臨江樓。10月11日恰逢農歷重陽節,當時臨江樓庭院黃菊盛開,他觸景生情寫下《採桑子·重陽》詞一首: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重陽節期間福建根本沒有霜,即便是北方也罕有霜。所以詞的末后一句,道出了毛澤東當時的悲慘處境與霜的心境。

  屢受打擊的處境

  “開除黨籍”。1927年11月9日,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強調,中國革命形勢是“不斷高漲”,中國革命性質是“不斷革命”。批評湖南省委在秋收起義指導上“完全違背中央策略”,湖南省委的錯誤,毛澤東應負嚴重的責任,會議決定撤銷其政治局候補委員和湖南省委委員職務。

  “朱毛”之爭與毛澤東“難以繼續工作,准備赴俄留學”。對於“朱毛”之爭,很多年前是一個忌諱的問題,近些年來,黨史界多有研究。實際上,其爭論過程和爭論的主要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和論述的是毛澤東本人。1929年6月14日,毛澤東親筆給林彪寫了一封7000多字的長信,專門講了“朱毛”的爭論。這封信收錄在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毛澤東文集》第一卷之中。

  井岡山時期“朱毛”爭論的起因很多,爭論內容更多,僅就爭論的問題,毛澤東就列了十四個:“個人領導與黨的領導”“軍事觀點與政治觀點”“小團體主義與反小團體主義”“羅霄山脈中段政權問題”“城市政策與紅軍軍紀問題”“形式主義與需要主義”“分權主義與集權”等等。

  在這些爭論中最根本的問題隻有一個,即毛澤東說的“個人領導與黨的領導”。

  1929年5月底,毛澤東在福建永定縣湖雷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會議。與朱德主要圍繞保守主義與游擊主義、“個人領導”與“黨的領導”即家長制與民主制、“黨權”與“軍權”即軍委與前委等問題,發生爭議。“爭論結果,未能統一,前委的民主集中制領導原則無法貫徹實行,書記(毛澤東時任紅四軍前委書記)難以繼續工作。”毛澤東給中央寫報告說:“朱、毛同志可以隨時離開部隊,隻要請中央派人來代替。”“紅軍第四軍派遣留俄學生二十二人,候中央派來代替人員時即動身。”當然,由於種種原因,朱、毛沒有離開部隊。然而,毛澤東卻因與陳毅之爭,離開了部隊。

  “毛陳”之爭與毛澤東的“兩次”處分。作為紅四軍“三號”首長、政治部主任的陳毅,對於朱、毛之爭一直起調和作用。1929年6月27日,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福建龍岩召開,陳毅主持會議,號召“大家努力來爭論”。代表們圍繞各種問題進行討論。會議“否定了毛澤東提出的黨對紅軍領導必須實行集權制(當時對民主集中制的稱謂)和必須反對不要根據地的流寇思想的正確意見”。會議認為,毛澤東是前委書記,對爭論應多負些責任,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大會改選了紅四軍黨的前敵委員會,在選舉前委書記時,由中央指定的前委書記毛澤東沒有當選,陳毅被選為前委書記。會后,毛澤東被迫離開紅四軍的主要領導崗位,到閩西特委指導地方工作。

  1929年9月下旬,中共紅四軍第八次代表大會在上杭召開,會前,給毛澤東致信,讓他參加會議。據陳毅回憶:“毛澤東回信說:‘我平生精密考察事情,嚴正督促工作,這是陳毅主義的眼中釘,陳毅要我做八邊美人,四面討好,我辦不到﹔紅四軍黨內是非不解決,我不能夠隨便回來﹔再者身體不好,就不參加會了。’”因此信,毛澤東再次受到處分。“回信送到上杭,前委給了毛澤東黨內‘警告’處分,並要他馬上趕來。毛澤東隻得坐擔架到上杭。但他趕到時,會議已經結束。”

  毛澤東的“訃告”。1929年10月下旬,毛澤東轉移到福建上杭蘇家坡途中患病。國民黨媒體造謠說,毛澤東已死於肺結核病。共產國際聽到毛澤東病逝消息后,於1930年初在《國際新聞通訊》上專門補發1000多字的訃告,對毛澤東作出了極高的評價:“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名布爾什維克,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戰士,毛澤東同志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

  這雖然是因誤傳而發的訃告,但說明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中國紅軍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不僅為國內而且也已為共產國際所尊重。

  “萬裡霜”的心境

  毛澤東寫《採桑子·重陽》時,不滿36周歲。“人生易老”是感嘆,“萬裡霜”是他當時真實的心境,有三件事足見當時毛澤東賦閑程度、寂寞程度、寒心程度和思念親人的程度。

  “饒豐書房”。毛澤東離開部隊后,“到閩西永定金豐大山,住在隻有十來戶人家的牛牯扑一個小竹寮裡。在這間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裡,除了服藥治病,大量時間是讀書看報,批閱戰場上送來的情報、查看軍事地圖、擬定作戰方案等。這個竹寮,既像是戰地指揮所,又像是文房書室,毛澤東親筆在一塊木板上題寫‘饒豐書房’,把它挂在門口”。為什麼起“饒豐”這個名字,饒有興趣,豐富自己,不得而知。反正是賦閑,讀書取樂吧。

  《模范英語讀本》。1927年10月21日因敵人圍剿,毛澤東隨鄧子恢轉移到福建上杭縣,在蘇家坡住了一個多月,“貪婪地閱讀當時所能找到的書籍,有一本《模范英語讀本》,天天朗讀一段課文”。反正,無所事事,學點英語消磨時間唄。

  “想老婆孩子了”。人在遭到政治打擊或疾病纏身時,往往想念親人。1929年11月28日,毛澤東給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寫了一封信,說:“我大病三個月,現雖好了,但精神未全復元。開慧和岸英等我時常念及他們,想和他們通訊,不知通信處。聞說澤民(毛澤民)在上海,請兄替我通知澤民,要他把開慧的通信處告訴我,並要他寫信給我。”1927年8月31日離開楊開慧,整整一年沒了音信,生病加政治打擊能不想老婆孩子嗎?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潘婧瑤、盛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