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9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乘專機抵達曼谷。據中國政府網
中泰鐵路用的是中國標准、中國裝備,能帶動富余卻高水平的中國裝備出口,也是在推動中國裝備在世界市場接受更嚴格的檢驗,有利於中國裝備和中國出口的升級。可以說,這對於中泰兩國是雙贏的好事。
——李克強
據新華社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9日下午在曼谷會見泰國總理巴育。
“雙方抓緊開展中泰鐵路前期工作”
李克強表示,我此次來泰國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領導人第五次會議。其間,中泰雙方還將簽署鐵路、農產品貿易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是兩國互利共贏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有利於提升本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快互聯互通,更好實現物暢其流,更好便利人員往來。中國先進裝備“走出去”不僅可以使富余產能得到充分利用,也有助於中國裝備實現升級。李克強希望雙方抓緊開展中泰鐵路項目前期相關工作,為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中泰簽農產品貿易合作備忘錄
巴育表示,泰中兩國是患難與共的朋友,泰方高度重視泰中關系。泰方將以明年兩國建交40周年為契機,推動雙邊關系邁上新台階。中國為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泰方願與中方和其他有關各方一道努力,推動區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會見后,兩國總理共同見証了《中泰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和《中泰農產品貿易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
- 現場
夜航10小時 李克強赴泰簽高鐵
在貝爾格萊德出席跨多瑙河大橋竣工儀式,肯定中國企業在塞爾維亞“架橋”的貢獻后,李克強總理的下一站行程是“鋪路”。19日,經過10個小時、8000多公裡的夜航,李克強從中東歐的巴爾干半島抵達泰國曼谷,與泰國總理巴育共同見証中國和泰國鐵路合作與農產品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儀式,力推中國高鐵駛入泰國。
“升級版”距離從300公裡驟增到800公裡
公開資料顯示,擬建設的中泰鐵路連接泰國北部的廊開和南部港口瑪達普,總長800多公裡,是泰國首條標准軌鐵路,將全部使用中國的技術、標准和裝備建設。一年前,李克強訪泰期間,曾與時任泰國總理的英拉簽署中泰鐵路合作與農產品合作備忘錄,而此次他與巴育總理共同見証的“新版”備忘錄,則是之前的擴充、延伸與升級。
在這一“升級”的背后,是李克強總理長時間鍥而不舍的努力。去年以來,李克強幾次與巴育在外交場合碰面時,都強調要落實好兩國已經達成的共識和協議,力促“鐵路與農產品貿易合作”。連在此次飛往曼谷的夜航行程中,李克強還在專機上召集部分同行的部長,分析情況、商談具體的細節。
正是在這樣的大力推動下,中泰兩國不僅恢復了此前的協議,還在原本的合作基礎上實現了顯著“升級”。在19日簽署的新方案中,中國鐵路工程的距離從去年商定的300公裡驟增到800公裡,並且全部採用中國裝備、中國標准。
“有利於整個地區的互聯互通”
可以說,時隔一年后,李克強赴泰簽署的,是一份中泰鐵路合作的“升級版”。19日的簽字儀式上,經歷了10小時夜航的李克強總理沒有露出絲毫疲倦之意。他強調,開進曼谷的中國鐵路,有利於泰國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整個地區的互聯互通,有利於泰國商品的出口,也為中國游客開辟了一條快捷抵達泰國的新線路。
現場人士透露,在李克強飛抵曼谷之前,泰國總理巴育提前半小時來到會談現場,對會場布置、沿途線路和禮賓站姿一一仔細檢查確認,這充分說明泰方對此次會晤的高度重視與肯定。
會見中外記者時,李克強說,中國正在由一個主要生產消費品的世界工廠,轉而成為一個向世界提供先進裝備的大基地、容納世界優質產品的大市場。希望中泰雙方抓緊開展中泰鐵路項目前期相關工作,為項目盡早開工奠定良好基礎。
巴育則稱贊說,同中國開展鐵路和農產品合作對泰國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於本地區的互聯互通及發展。泰方將與中方密切配合,盡快落實好相關合作協議。新京報特約撰稿 肖楠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