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13歲的秀秀和16歲的小聽成了雲南金平縣者米鄉小翁寨村的主角。在鞭炮聲中,他們舉行了婚禮。初中未畢業就輟學回家,結婚生子,這種現象在雲南紅河州金平縣內,並不罕見。對於這種“早婚現象”,金平縣副縣長普紅芳並未回避,“現象有,但政府一直在努力做工作改變。”
秀秀端坐在閨房中,等她的新郎。
未成年人的婚禮
13歲的秀秀和16歲的小聽成了夫妻。站在他們身邊的,伴娘隻有12歲,伴郎16歲,兩人亦早就輟學在家。
11月27日,雲南金平縣者米鄉小翁寨村。
白婚紗、銀西裝,鞭炮聲中,洞房花燭。13歲的秀秀和16歲的小聽成了寨子裡的主角。
婚禮間隙,秀秀從記者手中接過紅包時,滿臉羞澀,笑著道謝后,便趕緊低下了頭。為婚禮特意抹的濃妝下面,是沒藏住的稚氣和調皮。
新郎小聽背著手站在幾桌酒席中央,望著父母和長輩忙前忙后,張羅客人,自己卻不知所措,幫不上手腳。一會兒在牆角抽根煙,一會兒偷偷在沒人注意時整理下發型。
當天凌晨4點,小聽便和父親刁成金早早地起床了。換上前幾天特意從縣城花一千多元買回來的銀灰色西裝和醬棕色皮鞋,去新娘家小翁邦村見新娘。
同行的還有新郎的朋友,一群十五六的小伙子。“我們的習俗,見新娘之前要被潑水。”小聽說,凌晨4點,朋友們用水給他澆了個透。然后是8碗白酒,喝完酒才行。過了這兩關,小聽見到了屋內的新娘秀秀,兩人在朋友的陪同下,前往鎮裡換婚紗、化妝。
9點半,打扮好的夫妻倆回到了新娘家,新婚儀式正式開始。在小翁邦200余村民的見証下,身著白色婚紗的秀秀和著銀灰色西服的刁依聽結成了夫妻。站在他們身邊的,伴娘隻有12歲,伴郎16歲,兩人亦早就輟學在家。
殺豬、宰雞,山村中狹窄的街道裡,滿滿當當擠滿50桌酒席,村民們推杯換盞,喜慶熱鬧。
娘家的酒席結束后,新郎家叫來了兩輛轎車和兩輛農用車,新郎官背起蒙著紅頭紗的新娘子,跑向婚車。新娘趴在新郎背上,小腿努力向后抬起,可那雙紅色的高跟鞋還是套不住秀秀32碼的小腳,掉了兩次。
婚車后面的農用車,裝滿了新娘的嫁妝:一輛新式的踏板摩托車、一台滾筒洗衣機,一張席夢思床和一堆床上用品。
新郎的家同樣在者米鄉,茨通壩村,緊挨著新娘家的寨子。這條不足5公裡的山路,一直鞭炮聲不斷。
秀秀離開娘家的那一刻,從小和她相依為命的奶奶哭了。這位80多歲的傣族老人,身著黑色的民俗服飾,用衣袖捂住眼角,抽泣得像個孩子。是高興,是不舍,也是中國婚禮上娘家人躲不開的情結。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