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寬大的西裝,小聽和親戚一起將摩托車嫁妝抬上車。
衣食無憂的婚姻
早婚好像隻有我們這代才普遍些,可能是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衣食無憂,結婚更容易些。
“打工就是為了出去見見世面”這種觀點,並不止刁家有。
幾公裡外洋信村的楊老大也有相同的看法。他還認為,過早的結婚,和現在日益好轉的生活條件有關。
楊老大22歲,妻子21歲,上個月3號才領了結婚証。他們的大女兒今年快6歲了,小女兒剛剛8個月。
“早婚好像隻有我們這代才普遍些。”楊老大說起父母那代人,現在30多40歲,還算正常。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衣食無憂,結婚更容易些。當地人的主要來源是香蕉和橡膠,這些山腳下的村落,近些年開墾了大片的香蕉林和橡膠樹,每家基本上都有幾畝香蕉林和千余棵橡膠樹。
楊老大介紹說,他家有4、5畝香蕉林,2000棵橡膠樹,每年的收入大約在十來萬左右。初中沒畢業,他便回到家裡。
楊老大6月份帶著妻子一同出去打工,做了一個月就回來了,隻帶回來一部蘋果手機。“想家,外面掙得也少,就當去見識世面了。”楊老大說,他在廣東東莞電子廠打工,一個月兩千多一點,做一年也不如家裡年收入的一半多。
所以,越來越多的家庭,孩子早早地就休學了,回到家裡享福,條件富裕,便早早把婚結了。
按照當地人的說法,如果20歲結不了婚,就算是“老伙子”了。“姑娘就那麼多,結婚晚了,好姑娘都被別人挑走了。”臨鄉?拉的幾位年長村民說道。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