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深觀察:總理的東亞合作觀【3】

吳小憶

2014年11月14日11:20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深觀察:總理的東亞合作觀

  步入“鑽石十年”,具備天時、地利、人合

  東盟是中國最大的鄰居,也是我經略周邊的首要地區。中國和東盟的合作,可以說,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涉及方方面面。僅去年一年,中國就提出了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7合作框架”等一系列重大倡議。

  用總理的話說,中國—東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去年總理訪問東南亞時,提出了中國與東盟“2+7合作框架”,即兩點共識和七大合作領域:深化戰略互信、聚焦經濟發展,加強政治、經貿、互聯互通、金融、海上、安全和人文合作。至今,“2+7合作框架”中涉及的項目80%都已得到落實,得到東盟國家的高度肯定。

  今年,在10+1會議上說,總理說中國—東盟在經歷了“黃金十年”后,步入“鑽石十年”,具備天時、地利、人合,並提出了加強與東盟合作的六點建議,即協力規劃中國—東盟關系發展大戰略、共同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加快建設互聯互通基礎網、精心營造海上合作新亮點、努力保障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雙安全”、積極開拓人文科技環保合作新領域。

  中國珍視東盟,東盟也重視中國,這還可以細節看出來。

  一個是合影站位。三個會,一共照了8張合影,總理始終站在東道主緬甸總統吳登盛的旁邊。

  還有一個細節。東盟目前對外建立了8個“10+1”機制,但“中國—東盟”機制是其中合作最實、領域最廣、成果最多的。因此,每次10+1會議,東盟10國領導人都到齊了,沒有缺席的。

  總理在會上宣布2015年為“中國—東盟海洋合作年”。以此為契機,加強海洋經濟、海上聯通、海洋環境、防災減災、海上安全、海洋人文等合作。

  如何看待中國和東盟的海上合作?

  中國於2011年出資30億元人民幣設立了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去年,總理在文萊宣布了該基金首批支持項目,包括建立中國—東盟漁產品交易所、漁業基地更新改造、海水養殖技術研究與推廣、衛星信息應用、港口城市合作等。

  總理在13日的會上說,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實施好海上合作基金2014年支持項目,歡迎東盟國家積極申報2015年基金項目。中方還將提供3000萬元人民幣,支持“東亞海洋合作平台”建設。

  有人質疑,這是花錢買平安。如果這麼想,就太缺乏戰略眼光了。

  舉個例子。

  自中國加入馬六甲和新加坡海峽航行安全與環境保護合作機制以來,共向機制下的助航基金捐款86萬美元,主要用於我國與海峽三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開展的具體合作項目。看看地圖,就知道馬六甲海峽對我國的戰略意義何等重要,被稱為我海上交通的生命線。因此,積極參與海峽合作機制,對確保我航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合作,是減少或避免紛爭的路徑之一,而且東盟是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地區。總理說了一席在理兒的話:“鄰國是不能選擇的,彼此長相往來,低頭不見抬頭見,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中國古訓說‘裡仁為美’,隻要我們始終秉持以誠相待、求同存異之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爬不過去的坡。”

  10+3會場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楊芳、曾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