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深觀察:總理的東亞合作觀【2】

吳小憶

2014年11月14日11:20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深觀察:總理的東亞合作觀

  南海問題:繞不開,就主動談

  在來緬甸的專機上,總理談到南海問題時,就說:“南海問題既然繞不開,那我們要主動講,中國不挑事兒,堅決維護地區和平和穩定。”

  13日舉行的10+8會議上,在緬甸總統、馬來西亞總理、文萊蘇丹發言之后,總理做了發言。

  不要小瞧了這順序,是有講究的。

  緬甸是東道主,第一個講話。馬來西亞是下屆東道主,按慣例是第二個發言。文萊蘇丹是君主,順序靠前。也就是說,總理是在東盟10國領導人以外第一個發言。

  10+8會場

  在3個會上,總理都首先闡明了和平與穩定對於發展的意義。

  10+8上,“東亞得以快速發展,根本原因在於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地區環境。”

  10+1上,“中國與東盟友好合作持續穩定發展,已成為東亞區域合作的一面旗幟。”

  10+3上,“沒有和平穩定,東亞永無振興之日。地區國家應切實做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擯棄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共同管控好矛盾與分歧,決不能因為這些問題的干擾使東亞失去發展的歷史機會。”

  這些話,既講明了中國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態度和誠意,也為發言打下基調,尤其是對那些喜歡“挑事兒”的小伙伴而言。

  總理還開誠布公地闡述了中方關於南海問題的原則立場,主要是三層意思:一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就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保障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總理說,中國與東盟互為近鄰,共同利益廣泛,但也有不同關切,這並不奇怪。雖然中國與個別東盟國家間存在南海爭議,但這並不影響南海總體穩定,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二是明確處理南海問題時的“雙軌思路”,即有關具體爭議應由直接當事國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南海和平穩定由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加以維護的。

  三是同意積極開展磋商,爭取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早日達成“南海行為准則”,努力讓南海成為造福地區各國人民的“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10+1領導人合影

  大國總理,坦然做人,敞亮做事!

  總理還在10+8會上提出,商討簽署“中國—東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這個條約有啥作用?簡而言之,是為中國—東盟的世代和平共處提供制度框架和法律保障。

  這個條約是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根本立足點,顯示了雙方維護地區和平的決心和信心,而商簽這個條約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積累互信的過程。

  在10+1的會議上,總理說,中國始終是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力量,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願與地區國家一道,建設亞洲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10+1會上的總理

  當然,中國也願意與更多地區國家探討達成睦鄰友好法律文件。目前,中國已與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簽署了《睦鄰友好條約》。上合組織成員間也簽署了該條約。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楊芳、曾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