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新中國成立65年來,中國經濟總量由“微不足道”到世界第二,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增了一倍多 

富強中國 屹立東方(共和國輝煌65年)

本報記者 朱劍紅 陸婭楠

2014年09月24日04: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開欄的話:

  金秋時節,我們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65周年華誕。

  65年不平凡。新中國從千瘡百孔的爛攤子起步,在社會主義康庄大道上前進。改革開放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正在日益接近。

  為迎接國慶65周年,本報從今天起推出“共和國輝煌65年”專欄,刊登系列報道,全面介紹新中國成立65年來的巨大變化,展示中國人民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從1949年到2014年,中國人民在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讓一個積貧積弱的落后國家,崛起成為最大、最有活力的新興經濟體,屹立東方。

  這是從小到大的65年:中國經濟總量由“微不足道”到世界第二,2013年的經濟增量已相當於1994年的經濟總量……

  這是從弱到強的65年:一個工業基礎薄弱、經濟陷於停滯的農業和手工業國家,穩坐世界制造業大國的頭把交椅,並實現了“蛟龍深潛”“嫦娥探月”……

  這是從窮到富的65年:從溫飽不足到整體小康,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成倍增加,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提高到75歲……

  走過65年,中國已經崛起,還將繼續前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經濟總量由小到大

  金秋9月,2014年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發布,“千億俱樂部”企業數量增加到了134家,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也首次達到100家。

  回首1952年,中國工業產值隻有300多億元,還不如一家外國企業的年銷售額。而如今,中國內地入圍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比法、德、英三國總和還要多6家,堪稱世界大企業最重要的培育搖籃。

  企業的大小,是經濟總量大小的縮影﹔企業的強盛,是國家經濟強盛的寫照。

  看縱向坐標,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綜合國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65年來,中國經濟以超常規的速度連續躍上新台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年均增長9.8%,增長速度和高速增長持續的時間均超過了經濟起飛時期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40萬億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看橫向坐標,當今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有目共睹。2013年,我國GDP佔全球GDP的比重達到12.3%,不僅貨物進出口總額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也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第二多的國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開始向新常態過渡。面對極為錯綜復雜的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指出我國正處於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提出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堅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政策思路,並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向結構調整要發展的潛力。2013年,我國GDP達56.88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53年增長了122倍。盡管GDP增速隻有7.7%,但GDP增量已相當於1994年全年GDP總量。

  從單一失衡到百業興旺,發展質量逐步提高

  還是金秋9月,來自“世界工廠”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阿裡巴巴在紐約証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阿裡巴巴不僅成就了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也一舉成為僅次於谷歌的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公司。

  “阿裡巴巴能夠打破原有的全球互聯網競爭格局,它的上市讓人們對中國正在發生的一切有了新的認知。”知名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董事長邁克爾·莫瑞茨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中國的高科技市場未來還將創造更多價值。”

  互聯網經濟的崛起,僅僅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諸多亮點之一。從單一失衡到百業興旺,再到提質增效,65年來,中國經濟不僅從小變大,也正在由弱變強。

  65年來,我國制造實力不斷增強。新中國成立之初,許多工業品都不能制造,但此后“中國制造”挺起脊梁,鋼鐵、水泥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逐步躍居世界第一,勞動生產率、能源利用率也得到穩步提高。特別是2013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8%,快於規模以上工業2.1個百分點,“中國制造”正實現門類由單一到齊全、水平由低端向中高端、產品從嚴重依賴進口到滿足世界需求的歷史性跨越。

  65年來,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中國成立之初,農業大而不強、工業基礎薄弱、服務嚴重短缺。而現在,我國形成了行業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批發零售、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日益繁榮,房地產、金融等新興服務業蓬勃壯大。去年,我國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上升到46.1%,首次跑贏第二產業。中國正從落后的農業國逐步成長為制造大國,並正向服務業主導型經濟轉變。

  65年來,我國城鄉結構和區域結構正趨向協調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僅為10.6%,而2013年,我國城鎮化率已達53.73%。黨的十八大以來,新型城鎮化進程已經啟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新的地區戰略正在開始實施,區域經濟發展你追我趕,方興未艾。

  從一貧如洗邁向全面小康,百姓生活更加安康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5年,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36年,是我國歷史上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6年,是城鄉居民生活實現由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的36年。

  從瓶頸制約到優勢支撐,基礎設施跨越發展。經過65年建設,中國的鐵路營業裡程、高速公路裡程均位居世界第二,海陸空綜合運輸網絡四通八達。移動電話用戶近12.3億戶。2013年末,中國互聯網上網人數達到6.18億人,成為網民人數第一大國。

  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生活變化翻天覆地。看就業,2013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6977萬人,比1952年末增長2.7倍﹔看收入,2013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447602億元,比1978年末增長2124倍,年均增長24.5%。

  從相對落后到全面繁榮,社會事業長足進步。我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提高到2010年的74.8歲﹔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至2013年的9.5?。我國不僅實現了從文盲大國到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也成為舉世公認的科技大國。2013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11847億元,比1995年增長33倍,參與研究與試驗的從業人員位居世界第一。

  65年的光輝歷程彪炳史冊,成長壯大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也迎來了更多更新的機遇。抓住機遇,戰勝挑戰,中國將迎來又一個燦爛的甲子。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24日 04 版)

分享到:
(責編:曹昆)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