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山西退休官員:呂梁在有些人眼中好像成“敵佔區”

2014年09月23日09:13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山西退休官員:呂梁在有些人眼中好像成“敵佔區”

p39

  面對經濟斷崖式下跌、反腐風暴等多重壓力,呂梁市主要領導提出,呂梁干部群眾要把迎難而上作為“新常態”,不能消極等待、無所作為。

  呂梁要再續“英雄傳”

  “一座英雄之城,在有些人眼中好像成了‘敵佔區’!”9月15日下午,當地退休干部杜紅亮面對記者,如此描述山西呂梁當前的形勢。

  9月初,原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聶春玉與原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杜善學被調查事件急劇發酵,呂梁瞬間成為被引爆的“火藥桶”,國內眾多媒體相繼派出記者“駐扎”革命老區——即便中秋節假期,仍有多名記者堅守呂梁。在多家媒體的“接力”下,關於呂梁的“每日頭條”已在9月持續了近半個月。

  早前,聶春玉與杜善學都曾在呂梁擔任市委書記,分別在今年8月23日、6月19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組織調查。上述二人被調查前后,呂梁多名在任與前任領導干部及多位企業負責人亦被帶走。

  除了對某些“不實報道”的憤怒,杜紅亮等當地干部更為擔憂的是,呂梁的發展可能會因為此次全國性“口誅筆伐”而大受影響。

  “漩渦”中的“英雄之城”

  9月16日上午,山城呂梁天空陰沉,細雨霏霏。在位於離石區永寧中路的呂梁市委、市政府大院,多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對於記者的採訪表情冷漠,幾乎所有人都選擇了回避。

  “養兵10萬,犧牲1萬”,革命戰爭時期,呂梁曾是紅軍東征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后委機關所在地。那時的呂梁不僅是戰場,也是延安的供給基地和天然屏障,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了反映這一歷史,2005年8月,由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呂梁英雄傳》在中央一套黃金時段播出。此后,呂梁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之城”,一度是國內媒體爭相報道的典型。

  與9年前的熱情不同,時下的呂梁“集體失聲”。而這一變化被呂梁多數公職人員認為是“對媒體的反感、驚懼”。

  9月初至今,國內多家紙媒與網站圍繞呂梁的“黑金政治”、“政商聯盟”、“患病的政治生態”等話題進行了密集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輿論重壓也將呂梁推到了風口浪尖。

  呂梁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張海濤坦言有“萬箭穿心”之感,稱是其從事宣傳工作近20年來遭遇的最大、最強的“輿論風暴”,如同“排山倒海,泥沙俱下”。雖然相信被調查領導存在問題,但張海濤堅信網上熱炒的一些言論也不真實,“中央調查后會自有公論”。

  中陽縣是中陽鋼鐵集團(下稱“中鋼”)的總部所在地,加上被調查的呂梁市原副市長張中生曾在該縣長期任職,中陽亦成為此次媒體關注的焦點。

  該縣某政府部門官員劉剛戲謔道,“中陽現在成了‘中央’,全縣干部的心都是沉壓壓的。”最初看到關於中陽的報道后,劉剛試圖聯合同事通過網絡跟帖駁斥,但又懼怕被網民誤解、反扑,最終選擇了沉默。

  在呂梁期間,《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給多位市領導去電或短信提出採訪請求,均遭拒絕。9月16日下午,在記者的堅持下,一位市領導終於同意見面“隨便聊聊”,電話裡特意強調“不代表組織”。

  “個別干部被調查,並不代表呂梁整個官場都出了問題。現在輿論傳遞出的信號就是呂梁的官員都有問題,都是買官賣官的參與者。”這位要求匿名的呂梁市領導頗為不滿。

  上世紀60年代就在呂梁參加工作的這位市領導直言,事情應該一分為二來看,呂梁市堅決擁護中央的決定,對有問題的干部絕不同情。但是,如果有人犯了錯誤,媒體就對其工作全盤否定,甚至進行人身攻擊,就有些偏激了。

  除了圍繞被調查官員的持續報道,呂梁早前的數起新聞事件與網絡熱帖,在這一時期也被重新“翻炒”。張海濤表示,“有些‘三項整治’與‘呂梁新城’建設中的拆遷戶發發怨氣可以理解,但也有一些人是在趁勢攪渾水。”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李警銳、曾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