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空的是房 傷的是心(生活漫步)

陸婭楠

2014年09月12日05: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不讓公租房晒太陽,就要從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實際居住需求出發,完善公租房供應體系,劃好“四條線”,把考核指揮棒從開工率、竣工率轉向入住率、滿意度

  

  最近,有關公租房閑置的新聞不少。深圳公布的審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市公租房空置了1354套﹔合肥某廉租房項目建成4年仍未交付使用﹔武漢3000套廉租房也在完工后空置了一年……公租房晒太陽似乎成了保障房供應中的“通病”。

  一邊是百姓排隊苦等多年無果,一邊卻是公租房資源閑置。公租房的建設與使用出現錯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公租房的“四條線”沒劃好。

  規劃線劃偏了。一些地方為了少花錢,將公租房建在偏遠市郊,距離市區需要幾小時的車程,又缺乏公共服務配套,導致申請人“居住得了”卻“生活不好”。還有些地方公租房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步,竣工的房子不通水、電、氣,“看得了”卻“住不了”。規劃設計的不完善與配套標准的欠缺,從源頭上導致了公租房的閑置。

  保障線劃低了。公租房理論上是供給低收入住房困難群眾,但到底收入多低、住房多困難才能享受公租房,就涉及保障線劃定的問題。與其他生活保障品不同,房子一旦供給,就可能形成固化利益,不少地方為了避嫌,也為了體現政績,把收入資格線劃得很低,社保、納稅、戶籍等申請門檻又設計得很高,表面上看起來應保盡保、房源綽綽有余,實際上卻是大量低收入階層與城市新移民被排除在線外,望房興嘆。

  服務線劃短了。在一些地方,申請一套公租房至少要跑7個部門蓋章,等待幾個月的審核、公示,手續繁瑣,時間太長,使得利民好事不便民,降低了公租房的分配效率。

  監管線劃輕了。部分租戶棄租后,公租房日常監管卻未能實現動態化、精細化,也降低了公租房的周轉效率。審批的手伸得過長,而監管卻不到位,導致部分公租房閑置。

  劃好“四條線”,降低公租房的空置率,不僅能提高有限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也能守住保障全體社會成員公平居住權的底線。公租房的保障對象是無法通過商品房市場來解決居住問題的困難群體,肩負著“雪中送炭”的重任,體現的是社會公平正義。從這個角度而言,公租房閑置,浪費了政府的“錢袋子”,阻礙了低收入百姓過上“好日子”,空的是房子,傷的卻是民心。

  不讓公租房晒太陽,歸根結底得調動地方的主動性。引導地方政府轉變觀念,從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實際居住需求出發,完善公租房供應體系,關鍵是完善公租房建設管理的考核機制。把考核指揮棒從開工率、竣工率轉向入住率、滿意度,倒逼責任人的眼睛從緊盯“建了多少”轉為盯緊“住了多少”,使其摒棄建設中的湊數心理與管理中的僥幸心理,避免“空置房”“傷心房”尷尬,讓公租房真正成為低收入百姓的暖心房。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12日 18 版)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