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上午,“尋找你身邊的抗戰老兵”公益行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該項目計劃用一年時間,尋找萬名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的中國老兵,並通過定期陪伴、協助處理家務、老兵聚會等服務,為他們送去應有的幫助和關懷。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奇虎360公司和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通過互聯網平台,發動廣大公民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向當年的抗戰英雄致敬。多名抗戰老兵、志願者及抗戰將領的后人參加了此次公益活動的啟動儀式。
對全民族抗戰這段歷史記憶,中國國務院日前發布通知要求,廣泛組織開展群眾性拜謁、參觀和紀念活動。
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將每年9月3日設立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用以緬懷抗戰中英勇獻身的英烈,銘記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艱苦卓絕的斗爭。
龍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孫春龍說,我們對抗戰勝利最好的紀念,就是給那些曾經為這個國家贏得勝利的人找回應有的關懷和體面。
在8年浴血奮戰中,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主要擔負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
龍越慈善基金會調研估算,居留大陸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約有兩萬名,平均年齡在90歲以上,貧困及孤寡比例較高。
現年92歲高齡的盧少忱是原國民革命軍新一軍30師戰車營戰士。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的他是西南聯大八百從軍學子之一,也是著名的緬北八莫戰役親歷者。
盧少忱說,當時他們大學生參軍的熱情非常高,“為了國家,為了抗戰勝利,是義無反顧的。”
原國民革命軍新六軍14師40團第一營少校營長趙振英,經歷了1945年9月9日在南京舉行的日軍投降簽字儀式。98歲的他談起此事時表示:“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一刻。”
去年7月,民政部發表聲明,重申針對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相關社會福利保障政策。聲明要求將符合條件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納入相應保障范圍﹔支持、鼓勵、引導社會組織,通過社會捐助等適當形式,對其進行幫扶救助。
孫春龍說,民間組織為抗戰老兵帶去了生活上的慰藉和關懷,國家的認可對他們來說也十分重要。“希望(政府)能夠給所有抗戰老兵,包括原國民黨老兵,都頒發紀念章。”(蒲玨玲 劉斐)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