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汪玉凱:袁純清被調離與用人失察、腐敗連連有關

2014年09月02日06:52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汪玉凱:袁純清被調離與用人失察、腐敗連連有關

  王儒林,男,漢族,1953年4月生,河南濮陽人,197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4月參加工作,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

  袁純清,男,漢族,1952年3月生,湖南省漢壽縣人。197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1年10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學位。

  日前,中共中央對山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進行了調整。王儒林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袁純清同志不再擔任山西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據新華網報道昨天下午,山西省召開領導干部大會,宣布中央關於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趙樂際在會上宣布了中央決定。

  劉雲山在講話中指出,這次山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是黨中央從大局出發,根據工作需要和干部交流精神,以及山西省領導班子建設實際,通盤考慮、慎重研究決定的。他說,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績。同時要看到,山西省的政治生態存在不少問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嚴峻。中央高度重視山西存在的問題,高度重視山西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決定對山西省委班子作重大調整。

  劉雲山要求山西全省廣大干部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定精神上來,確保省委主要領導的順利交接和工作的平穩過渡,自覺維護全省團結和諧穩定的大局。山西省委要認真總結腐敗案件高發多發的教訓,由表及裡、舉一反三,貫徹好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真正把黨建工作責任落到實處。各級黨委要切實負起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堅決支持紀委落實好監督責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優化山西的政治生態,從根本上保障山西的發展、改革和穩定。

  此次交接為何“高規格”?

  政治局常委與會因特殊背景

  記者注意到,之前中央宣布省委負責人職務調整時,一般由組織部長完成,此次中央政治局常委親自參加會議,並且發表講話。

  昨天,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政治局常委參加省委書記的交接會議比較罕見,首先是山西省委書記的交接有特殊背景。黨代會開完兩年,山西省4位常委出了問題,7位省部級干部被查,這在建國以來沒有過。另外,山西這麼多干部出問題,而且大都和山西煤炭資源有關系,這說明在山西在資源配置上存在問題,更多是行政權力而不是市場配置資源,這就導致大量權錢交易,官商勾結,這也是這麼多官員落馬的原因。

  為何將袁純清調離山西?

  大批官員腐敗應問責書記

  中央決定,袁純清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在行政級別上,新職務也是正部級,屬於平級調動,但在山西官商兩屆震蕩之際,更替省委書記恐另有他意。

  汪玉凱認為,山西省多個省部級干部接連落選,說明過去山西在選人用人方面存在問題,這些落馬官員位居常委職務,他們如何一步步升上去的,這其中是否存在審查的失誤?

  “習主席提到,用人不當將對黨和國家造成很嚴重后果,山西就是典型。”汪玉凱提到,因山西存在用人不當、用人失察,導致腐敗連連,山西的主要領導要對此負責任,對袁純清調離的用意與此有關。另外,不僅僅是省委書記,山西省紀委、組織部都有一定責任。

  本地高官佔比是否過高?

  “土著官員”過多易形成圈子

  今年2月24日,中央第六巡視組曾向山西省反饋巡視情況。其中提到,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仍然存在,一些部門和地方主要領導調整比較頻繁,有的地方超職數配備和高配領導干部。

  京華時報記者梳理中共第十屆山西省委13位常委、人大7名領導、政協9名領導履歷發現:13位常委中7位是山西本地人﹔除人大主任袁純清為湖南籍外,6名人大副主任為山西籍,副主任安煥曉雖不是山西籍,但其自畢業以來一直在山西任職﹔政協9名領導全部為山西籍,即便是落馬的政協副主席令政策的任職足跡也一直在山西。

  另外,記者還統計了山西呂梁原副書記丁雪峰、呂梁原副市長張中生、山西檢察廳副廳長謝克敏等18名落馬的省部級以下官員履歷,這些人全部是山西人。

  汪玉凱認為,山西省人大、政協的省部級領導90%甚至更多比例為當地干部,說明山西省部級領導干部異地交流太少。這樣就容易形成利益網、關系網,家族式、地域式的官場關系呈現,即便有外地官員任職,也很難打入當地官場圈子。山西出現大批腐敗和官員落馬等重大問題,與高層干部異地交流不夠有關系。

  袁純清治亂為何難奏效?

  官商勾結利益集團難打破

  記者注意到,袁純清在任期間並不是“按兵不動”,據了解,袁純清曾任中央紀委常委,他到山西后曾出重拳治理山西官場亂象,一是打破沉積已久的官場陋習,重塑形象,並借此為“再造一個新山西”提供干部保証。當時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山西共查處違紀違規公職人員1300多名。另一記重拳則是煤焦領域的反腐敗,再有就是解決買官賣官問題。

  為何如此重拳難觸山西官場之本呢?曾有多名任職山西的官員提到“晉官難當”。曾任山西省長的孟學農被問及這個問題時說,山西基礎工作差,工作艱巨任務重,離人民群眾的要求距離大,從這些角度講,“‘晉官難當’一點也不錯。”

  山西省長李小鵬也被問到了在山西主政的壓力。他給出了8個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觀察人士分析,“晉官難當”的出現,深層次原因其實是這裡的一部分官員缺乏直面地方利益集團的決心和力量。

  汪玉凱認為,山西落馬官員中多名與山西煤炭資源有關,而且山西很多煤老板被調查,這說明背后存在很多的權錢交易和官商勾結,這是山西最大的問題,如何觸動他們的利益是關鍵。另外,山西煤炭資源管理出現問題,也暴露出我們在重大資源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漏洞。京華時報記者黃海蕾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