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鄧小平》主創談歷史敏感劇情:送審一路暢通【3】

2014年08月15日09:33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平視偉人重溫一個時代

  ◎前20集中的歷史事件與人物(據劇組提供的分集梗概)

  第一集

  1976年10月6日,玉泉山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上,華國鋒宣布粉碎了“四人幫”。鑒於事態重大,局勢復雜,葉劍英要求嚴格保密,層層傳達。

  第二集

  賀平趕來把粉碎“四人幫”的消息告知還在家中的鄧小平。但全國情況仍然不明,中央也是一籌莫展。

  第三集

  鄧小平突患疾病。在葉劍英的關心下,吳階平為鄧小平手術成功。

  中央恢復了鄧小平看文件的權利。“臭老九”夏默寫了一封關於經濟和科學教育事業發展的萬言書,委托鄧小平的老部下田志遠轉交鄧小平。

  第四集

  葉劍英與鄧小平相見,葉表示鄧出來工作還有阻力,但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學好文件抓住綱》的社論發出“兩個凡是”的主政方針。

  中央工作會議上,陳雲、王震力陳“四五事件”平反和鄧小平復出。十屆三中全會,鄧小平正式復出工作,第一件事是要召開科學與教育工作座談會,並定了三條標准。

  第五集

  田志遠恢復工作,並把夏默引薦給鄧小平。夏默提出要盡快給知識分子摘帽,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科學教育工作。鄧小平支持夏默的想法,並讓田志遠到北大、清華去了解一下知識分子的現狀。

  鄧小平第一次公開亮相是在工人體育場看球賽,全場的熱情被點燃。

  第六集

  出席1977年科教座談會的人員名單引起爭議。鄧小平提出要克服一切困難邀請各位專家學者到會,並要親自全程主持這次座談會。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話,讓老科學家們激動不已。

  第七集

  科教座談會上,鄧小平拍板決定恢復高考。

  黨的十一大沒能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政策,恢復高考的進程也因此止步不前。

  鄧小平批評教育部,強力推進恢復高考工作。

  第八集

  新華社副社長慕大江和記者任燕寫出內參,道出“四人幫”篡改毛主席指示和炮制“兩個估計”的實情。

  中南海紫光閣,鄧小平會見美籍華人科學家丁肇中。他對美國高校招生制度的介紹,讓鄧小平受到啟發。

  鄧小平就招生問題提出放寬政審條件,擇優錄取。眾多青年投身高考。

  第九集

  夏默發現國內教材已經不適合新的教學需要。鄧小平提出重新編寫教材,並要求購買國外教材作參考。資金不夠,鄧小平去找主管經濟工作的李先念借外匯。

  夏默從國外買回了教材,眾多專家齊聚,為編寫新教材出力。鄧小平前往慰問。

  第十集

  1977年底,全國570萬考生走進了中斷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場。

  各地區開始了緊張有序的閱卷工作,發現了試卷中的很多問題。

  第十一集

  在恢復高考后首次招生錄取工作中,出現了一些棘手問題。教育部長劉西堯向鄧小平報告高考的情況。鄧小平強調要允許出現不同聲音,隻有一個原則,就是把人才招進來。

  第十二集

  1978年初,各高校迎來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夫妻同學、叔侄同堂的場面,被北京大學老校長馬寅初稱為“千古奇觀”。

  中央要召開全國科學大會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鄧小平稱這是科學教育領域新的開端,要以這兩次大會為標志,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

  第十三集

  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開幕,陳景潤等科學家參會。鄧小平提出,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他願意當大家的后勤部長。

  鄧小平的講話引發熱議,標志著科學春天的到來。以科教戰線的撥亂反正為突破口,偉大歷史轉折的大幕拉開了。

  第十四集

  鄧小平支持中央組織部長胡耀邦平反冤假錯案。“兩個凡是”是平反冤假錯案的最大阻力,中央專案組不得人心。

  前往廣州參加中央軍委會議的火車上,田志遠等關於“抓綱治國”爭論引起鄧小平的注意。到廣州后,鄧小平提出要到地方去看一看。

  第十五集

  鄧小平到龍嶺公社考察,貧窮的程度讓他吃驚,而關於鴨子問題的爭論更凸顯人們思想的僵化。隨后他視察邊界,了解逃港情況。鄧小平說,我們的政策有問題。

  胡耀邦簽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文章,各大報紙轉載,引發了一場大討論。

  第十六集

  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有人擁護,有人反對。中央軍委秘書長羅瑞卿堅決支持這場討論,希望鄧小平出來講話。

  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談如何正確理解毛澤東思想,號召人們打破精神枷鎖,讓思想來一個大解放。

  第十七集

  為了重新站起來,羅瑞卿前往西德做手術,因並發症不幸去世。

  安徽農村矛盾突出,省委第一書記萬裡召開緊急會議,制定出關於農村經濟政策問題的規定,核心是一切工作以發展生產為中心。

  面對與歐美發達國家的差距,鄧小平提出要搞現代化。

  第十八集

  谷牧率領的西歐考察團回國后,鄧小平了解考察情況。他提出要吸引外資,擴大開放。美國按捺不住,派出特使布熱津斯基,前來中國訪問。鄧小平在北海仿膳宴請,雙方達成共識,為早日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干杯。

  鄧小平考察東北,在大慶油田提出要關心職工群眾的生活。

  第十九集

  在實際工作中面臨諸多矛盾和問題的吉林省委第一書記王恩茂,希望鄧小平能講個話,指明方向。

  鄧小平的講話內容以內參形式再次引起黨內熱議,掀起了解放思想的熱潮。

  考察鞍鋼時,發生爆炸事故,鄧小平下決心一定要更換設備,引進先進技術,進行技術革命。

  第二十集

  鄧小平視察東北提出的一系列新穎的思想觀點,逐步引導干部群眾沖破“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解放思想,盡快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美國方面以推進留學生工作促進雙方交流。鄧小平表示恢復高考和派遣留學生只是第一步,以后還要走很遠。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潘婧瑤、盛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