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 協同彌合落差 (京津冀協同發展·公共服務篇)--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公共服務 協同彌合落差 (京津冀協同發展·公共服務篇)

本報記者  王方杰  王斌來  劉志強  馬躍峰  崔 鵬  朱 虹

2014年08月15日04: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掃描二維碼
  看更多內容

編者的話:

一邊是比肩歐美的現代化大都市,一邊是有數百萬貧困人口的落后腹地﹔一邊是人才資源的吸附磁力,一邊是人才資源的外流壓力﹔一邊是公共資源富集的高地,一邊是公共資源短缺的窪地﹔一邊是人滿為患不堪重負,一邊是發展緩慢力有不逮……

公共服務的落差,如一道斷崖,嚴重制約京津冀局部和整體發展。

協同發展,出發點在民生,落腳點也在民生。改進公共服務,既是應有之義,又是動力源泉。如果說基礎設施建設是“硬”環境,那麼,公共服務水平就是“軟”環境。

“軟”環境如何硬起來?京津冀協同,從布局破題,以共享互補,靠改革發力,讓發展更順暢,讓民生更幸福。

①均衡布局

大格局配置資源

“一邊是高地,一邊是窪地。”限於歷史原因和發展水平,京津冀三地,公共資源很不均衡,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的公共服務水平也相差很大。就地方財力而言,高地家底殷實,改善動力更足﹔窪地捉襟見肘,改善力不從心。

產業轉移,更多遵循市場規律,配置公共資源,則更多時候需要發揮政府的作用。

京津冀協同發展公共服務,首先要從均衡布局破題,做好“加減法”。

——高地要做“減法”。

做“減法”,不是簡單遷出。保障現有水平是前提,疏解的同時不稀釋現有資源。

控制增量成為先招。北京市明確,今后,五環之內區域,高校、公立醫院規模不擴,體量不加,新增部分轉向遠郊區縣和周邊衛星城。“要疏解公共服務功能,避免因北京吸附作用形成更大供需矛盾。”北京市教委主任線聯平表示。

——窪地要做“加法”。

做“加法”,一要“適量”: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要與產業和人口規模相適應。二要精准:“撒胡椒面”,平均用力,事倍功半﹔重點突出,與城市群布局相協調,事半功倍。

依據功能區擴大、產業結構調整、居住區建設、人口增加等因素,同步規劃中小學教育設施。 

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一個重要考量就是承接地的公共服務配套條件。“建分校,要跟北京城市功能和產業疏解相結合。”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說。

共建一所佔地700余畝、在校學生5000人,覆蓋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一體化學校,課程設置同步……北京豐台與河北保定在基礎教育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出發點也是產業疏解對接。

公共資源如何配置?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城市群結構和城市各自定位,以發揮最大效應為出發點。同時,公共服務要注重發揮科教載體資源的優勢。天津市南開區委書記韓宏范表示,南開區有10所高校、58個科研院所,要以建立產學研創新聯盟為目標,創造良好的公共服務環境,吸引更多的人才、項目落戶發展。

解放軍301醫院將其腫瘤治療中心等選址河北涿州,從北京坐高鐵不出一小時即到﹔天津腫瘤醫院則將其分院布局在河北滄州,到津車程90分鐘。涿州、滄州二市距京津不遠,方便承接優質資源疏解﹔二市做強,又可輻射帶動河北周邊其他區域。

②互通有無

補短板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可以是“取長補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匯聚各方力量,單個地區的瓶頸問題,迎刃而解,還能互利互補。

類似“1+1>2”的合作共贏例証,三地之間並不鮮見:

河北廊坊市固安縣緊鄰北京大興區,如今每到周末,固安大劇院總會迎來一場文化盛宴,京劇、舞台劇、音樂會,盛宴的“主廚”,不少來自北京。

“北京演出市場成熟,團體扎堆、競爭激烈。到固安來,開拓了市場,市民也歡迎。”一家演出團體的老總說。固安引進這些演出,既滿足了當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成為“賣點”之一。

北京交通大學走出北京,到河北滄州黃驊港打造海濱學院,實現了一舉兩得。學院生源主要來自河北,專業設置與當地產業對口﹔而當地企業呢?不用為招不到合適的員工犯難,實習培訓都方便,用起來還放心。學院不遠,就是同樣來自北京的北汽(黃驊)新廠,負責人告訴記者,學院“北汽班”的畢業生很搶手。

三地“取長補短”,潛力很大。

單就公共服務水平而言,京津高出一籌,但河北也有自家優勢:地域廣、人口多、提升空間大、市場機會多。比如,河北生態環境好的地方,發展養老服務產業前景廣闊。目前,中信公司擬投資30億元打造的養老康體項目,已經選址避暑勝地承德。

共建共享,落腳點在於補足短板。環京津貧困帶,公共服務現狀最差,自我改善能力最弱,除了財政扶持,捷徑是遠程教育、遠程診療的突破。

“這名患兒,按重症型肺炎治療了10天,病情明顯好轉,但病因不明。”

“我的判斷是支原體肺炎。”

這是連接北京和石家庄的一場遠程視頻會診,一端坐著河北兒童醫院大夫,一端坐著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兩地白衣天使遠隔五六百裡輕鬆溝通,更方便了患兒家屬——在石家庄就能享受國內頂尖專家治療,無需奔波。

疑難重症遠程會診、雙向轉診、邀請北京專家出診、送醫務人員到北京進修培訓……去年底,河北省兒童醫院與北京兒童醫院簽署協議,共建北京兒童醫院河北國際部。“不僅惠及患兒和家長,也讓我們有了‘好老師’。”河北省兒童醫院院長石仲仁感慨。

③改革創新

試驗田突破藩籬

給父親拿藥,是住在河北三河燕郊的宗玉旺的麻煩事。老父親在燕郊養老,可醫保定點醫院在北京。每隔兩個月,他就得進京一趟,有時還得拖著父親一塊,往返一趟得大半天。若在燕郊瞧病,就得先自己墊付,攢齊單據后,半年往單位送一次,報銷下來,又得半年。

宗玉旺的煩惱,將隨著京冀兩地醫保報銷政策對接煙消雲散。河北燕達醫院將成為北京醫保定點醫院。今后,他不用跑北京了。

一個燕達醫院,種起“改革試驗田”,發力對接京冀醫療體制機制。一項項難題,一個個化解。

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屬性不同,如何並存?

燕達醫院是家民營醫院,原先走的是“高端醫療”路線,如今轉而承擔基本醫療服務,下一步申請轉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河北在核定批准的同時明確政策:允許合作雙方在辦醫節余中取得合理回報。該項打破常規之舉,有望激活社會資本的辦醫熱情。

醫保體系各行其道,怎麼對接?

醫療價格、收費票據、醫保目錄,兩地不盡相同。燕達的方案是兩套體系同時容納:兩地均將其設為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院,按照各自收費標准、出具各自收費票據、按照各自的報銷目錄和要求,根據就診人群分別按照各自醫保政策進行報銷。

跨地區合作辦醫,誰來監管?

醫療機構監管,堅持屬地原則,由河北監管﹔涉及北京醫務人員的監管,則由兩地衛生主管部門協商。

區域不同,領域不同,政策不同,體制機制不同,突破協同發展的障礙,惟有改革創新。

改革,有易有難,認准的事先干。

6月17日,京津冀三地衛生部門簽署“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合作協議”。此前,三地已就疾病預防控制達成合作協議,一地出現疫情,其他兩地共享信息、聯動處理。

看病方便不方便、教育質量如何、精神食糧是否充足、生活環境美不美……公共服務的質量,直接關乎百姓的生活。

宜居的、完善的、便利的生活環境,是公共服務的最終目標。同在一個區域,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已到,尚須加力。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15日 12 版)

 

聯系本文記者

王方杰
[留言][博客][微博]
(責編:宋煦冬、王吉全)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