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蘇區再啟程--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振興舉措煥發紅土地活力 

贛南蘇區再啟程

本報記者  劉士安  任江華  魏本貌

2014年08月14日04: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圖①:瑞金市葉坪鄉黃沙村華屋小組連片土坯房舊貌。
  王雪梅攝
  圖②:楊氏果業建成世界先進的果品檢測追溯系統。
  潘慶坤攝
  圖③: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潘慶坤攝
  圖④:央企在贛南投資建立的贛州華星氟材料試產。
  圖⑤:興國縣埠頭鄉銘恩新村新貌。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江西贛州,紅色熱土。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在這裡越過於都河,告別贛南中央蘇區,開始了一場艱苦卓絕、走向勝利的偉大長征。

二萬五千裡長征路上,平均每公裡就有3名贛州籍烈士犧牲。贛南僅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達10.82萬人,佔全國烈士總數的7.5%。贛南作為中央蘇區的主體和核心區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贛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塊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設“透支了養分”的紅土地,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后,人民生活仍然比較困難。黨中央、國務院對贛南蘇區殷殷關切,用對人民群眾的赤誠大愛,謀劃部署蘇區振興發展的宏偉藍圖。

2012年6月,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台。《若干意見》45條內容,條條關切民生,目標明晰堅定:讓贛南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讓蘇區人民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一場戮力同心為人民謀利益、求福祉的新長征,在贛南啟程……

國家力量

引領振興啟程

■46個配套政策啟動8年對口支援

“第五條講建設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第十二條講如何做強臍橙產業,條條措施都很實在,還明確了臍橙享受苗木補貼政策和‘西果東送’政策……”

74歲的信豐縣農技師袁守根,與臍橙結緣50多年,被稱為“贛南臍橙第一人”,聊起《若干意見》對贛南臍橙的助推作用,他如數家珍。

“臍橙是贛南老表的搖錢樹。”信豐縣果茶局局長王富森說,“‘西果東送’政策有效推動了贛州果企建設冷藏庫、保鮮庫、配送中心等,臍橙銷售時間延長到五六月份,附加值明顯提升。”

對口支援信豐縣的農業部,撥付5000萬元專款支持贛州柑橘產業轉型升級,還給信豐縣新增300萬元柑橘脫毒苗木繁育資金。

接地氣、得民心的《若干意見》,是中央為贛南“量身定做”的頂層設計,是以國家力量引領贛南改變貧困面貌、振興發展的“路線圖”。

3年前,贛州開展了一場大規模市情調查。當時,贛州主要人均經濟指標隻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四成,人均教育、社保、醫療支出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1%、67%和77%﹔929萬人口中近1/4為扶貧對象﹔69.5萬戶、近300萬人居住在危矮破舊的土坯房中,數以百萬計的群眾用水、用電困難。

“后發展、欠發達”的贛南大地,期盼國家力量的扶持加快改變面貌。

2012年4月,來自42個國家部委的149名成員,分成12個專題組,走遍了贛州18個縣市區,足跡遍布100多個鄉鎮、街道社區的350多個考察點,為制定贛南振興發展政策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從啟動制定文件,到《若干意見》出台,僅用89天時間。速度之快,在國家出台區域政策上所罕見。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強衛表示:“將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支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在國家區域政策發展史上比較少見,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蘇區振興發展的殷切關懷。”

《若干意見》出台后,國家一系列配套政策、扶持資金和重大項目密集落地贛州。

國務院及國務院辦公廳相繼下發10個文件,國家發改委牽頭成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39個部委出台了46個配套性政策文件,並啟動為期8年的對口支援,向贛州18個縣市區派出挂職干部,不少部委的主要領導帶隊到贛州開展專題調研,為振興發展“把脈開方”。江西省委、省政府也擬定30個方面330項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由省直部門聯動推進,協力支持贛南振興發展。

“到石城縣這片紅土地上挂職鍛煉,是我人生中的一座裡程碑。”來自國務院扶貧辦的劉勝安,一到石城便深入鄉村調研,優化整合扶貧資金實行精准扶貧的思路。同他一樣,39名來自中央國家機關的挂職干部,被老表親切地稱為中央和老區之間的“連心橋”。

《若干意見》45條措施,讓贛州變成名副其實的投資熱土。去年初,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發文,明確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目前160多項細化政策基本落實到位。

在政策富集的大好環境下,贛州加快推進平台建設,努力實現從“輸血健身”到“造血強身”的轉變,激發振興發展的內生動力。贛州重點發展稀土和鎢新材料等特色優勢產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了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的轉換。這種轉換最直觀的成果是,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一舉邁上2500億元台階。

去年,央企入贛、贛台會、光彩事業贛州行等3個重大招商活動在贛州舉行,簽約項目176個,簽約內資2132.3億元、外資15.58億美元,目前已完成注冊的佔80.1%,實現進資的項目佔76.7%。3年前,贛州沒有一家投資100億元的企業﹔如今,贛州北斗產業園等6家投資過百億元的項目已經落戶。

“中央為贛南‘量身定做’的特殊扶持政策,給贛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沒有中央正確決策,沒有國家部委傾力支持,沒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就不可能有贛南這兩年的顯著變化,更不可能從根本上、全方位改變老區貧困面貌。”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史文清說。

“幸福寶典”

力補民生短板

■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3.3%

山頭接山頭,山路彎連彎,尋烏縣南橋鎮羅陂村洋和山小組,地處贛、粵、閩三省交界,老表們多年來飽受低電壓“卡脖子”之苦。

“到了晚上用電高峰,電視畫面抖得根本看不了,電飯鍋也常常煮出夾生飯。”47歲的村民謝明紅說。他家山上種的臍橙,要靠電機抽水、打藥,因為電壓低,經常燒壞電機,費錢維修不說,臍橙生長也受影響。

7月31日中午,氣溫高達37度,國家電網尋烏縣供電公司的20多名職工,忙著在洋和山豎杆架線,汗水浸濕了工作服。縣供電公司經理鐘志軍說:“洋和山小組電網標准化改造完工后,供電能力提升兩到三倍。63戶老表不用花一分錢,統一按照入戶4千瓦標准改造,家家戶戶用大功率家電也沒問題。”兩年來,國家電網完成贛州農村35.11萬戶低電壓改造,惠及近300萬人。

與此同時,贛州市整合投入民生類財政資金498.9億元,集中解決了一批突出的民生問題。40.6萬戶農民告別土坯房,紅軍和烈士遺屬遺孀及后代全部住進新房,剩余14.28萬戶危舊土坯房今年內將全部完成改造。230多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新建改造農村公路4100公裡,門前小河渡改橋上萬座,2萬多名住校農家學生結束了睡地鋪的歷史。扶貧對象由“十一五”末的215.46萬人減少到139.51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近11個百分點……

“贛南蘇區振興發展以民生開局,成果首先體現於民生改善。”江西省省長鹿心社說,不僅要改善群眾基本生存條件,更要想方設法幫助扶持,讓老百姓日子逐漸富起來。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贛州發展現代農業得天獨厚,目前正大力發展臍橙、蔬菜、油茶等特色農業,加快建設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特色農產品、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基地。通過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試點,農業規模化種植難題得以破解,3000多家農業專業合作社脫穎而出,成為贛南老表農業致富的“火車頭”。兩年來,贛州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3.3%,增速從全省末位躍升至第一位,老百姓的“錢袋子”漸漸鼓了起來。

行走贛南農村,基層干部稱贊《若干意見》是老區人民的“幸福寶典”,憨厚的老表們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感謝黨的好政策!”

能力革命

夯實發展后勁

■實現干部群眾雙向聯系全覆蓋

鐵線草、馬尾鬆等隨處可見,一層層梯田整齊有序,爬上龍南縣東江鄉稀土尾礦復墾區,昔日滿目瘡痍的“光頭山”又變綠變美了。望著滿眼綠意,曾飽受污染之苦的黃沙村村民林小英開心地說:“過去的青山又回來了!”

“《若干意見》支持贛州開展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兩年前龍南就試點復墾1900多畝稀土尾礦。現在復墾區經受住了兩次雨季的考驗,已經通過省級驗收。”龍南縣縣長劉定輝介紹說,“復墾區試點一方面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礦山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拓展了建設發展的用地空間。”

山多地少、用地緊張的贛州,積極嘗試開發低丘緩坡、整治稀土等尾礦,推動工業“上山入園”,兩年來取得了明顯成效。

“贛州積極爭取並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諸多先行先試權,以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竭力為老區振興發展蹚出一條新路子。”贛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彭光華說,“振興發展不僅需要當仁不讓的責任擔當,更要倒逼黨員干部能力革命和作風革新。隻有干部隊伍自覺加快能力轉型和本領升級,才能解決好振興路上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

國家政策落地開花,要靠干部隊伍,靠擔當實干,靠改革創新。

振興發展的破題開篇,倒逼著干部的能力革命和作風革新。贛州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嬗變。

一場轟轟烈烈的“三送”活動,成為錘煉贛州黨員干部的“大熔爐”。贛州9.3萬名黨員干部與228萬戶群眾直接聯系、結對服務,“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每一名干部都有聯系戶,每一戶群眾都有結對干部,實現了干部直接聯系群眾服務群眾“雙向全覆蓋”。贛州還開通全市統一的“96333”群眾服務熱線,群眾隻要撥打一個電話,就能得到限時答復和辦理。迄今,“三送”活動累計為老百姓辦好事實事71萬件,爭取項目扶持資金63億多元。興國縣埠頭鄉銘恩新村的農民胡世瑞,因為家庭變故,生活非常困難,在駐村“三送”干部的幫助下,通過銀行貸款順利建起了新房子。滿心感激的他為“三送”干部編了一首興國山歌:“又見蘇區好作風,結對幫帶聯群眾﹔送寶送暖送新屋,粘心粘肉銘恩情……”

與此同時,贛州市在干部隊伍中持續開展“三治”活動,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懶增效率、以治散正風氣,從“小事”抓起,把“小事”抓嚴。通過開門納諫等多種渠道,查擺出一大批“庸、懶、散”方面的問題,共追究731名機關工作人員的效能責任。

落實《若干意見》加快發展,也成為贛州提升干部能力的“練兵場”。總投資100億元的中汽零部件(贛州)產業基地,從項目洽談、簽約到開工建設,都在贛州創下了最快速度。今年3月開工以來,基地硬件設施已見雛形。項目負責人表示,政府改革行政審批、提高行政效能,大幅度壓縮了辦事時間。

更大的振興自信,更強的發展能力,則來自於贛南老區的廣大群眾。贛州老百姓感受到了強烈的信號:機遇就在身邊,抓住了,好好干,奔小康!定南縣嶺北鎮玉石村的李英豪、黃於鳳一家,去年搬出低矮易澇的土坯房,住進了未裝修的兩層半新房子,兩口子起早摸黑、專心致志地在家種兩畝韭菜田,去年收入4.5萬多元。

“人民有了信念,振興才有希望。”史文清說,在贛南這片紅土地上,始終涌動著人民對黨矢志不渝的信念和感情,現在又激發出對中央決策的衷心擁戴和實干激情。彌足珍貴的精神信仰,是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力量源泉。

制圖:宋 嵩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14日 06 版)

(責編:宋煦冬、王吉全)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