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人民日報談反腐:貪官死后家人不敢在靈位寫名字

2014年08月13日08:22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

《人民日報》自7月30日起在第五版評論版推出“讓廉潔成為一種覺悟”系列評論,分別從讓理智戰勝貪欲、“權力”的滋味怎樣品嘗、真的是“身不由己”嗎、如何才算愛子女、清廉是對家人的最好饋贈、平和心態才有平穩人生等六方面,娓娓道來,解開心結,與干部們談談心

原標題:平和心態才有平穩人生(人民觀點)——“讓廉潔成為一種覺悟”之六

“廉”與“腐”,一樣的“廣”字外表下,有顆不一樣的“心”。貪心一動,信仰就開始動搖,底線就逐步失守

還記得那個李真嗎?河北第一秘,曾經風光無限。

在河北某市殯儀館,有一個靈位牌,光禿禿的沒有名字,照片也被家人用小花圈遮擋。“為什麼不把名字寫上?”家人說,“不敢寫,也不想寫,怕惹麻煩。不要說寫,一說是他,有公墓連骨灰都不讓放。”

沒錯,這就是李真。這個35歲就當上省國稅局局長的青年才俊,曾經看電影《焦裕祿》而淚流滿面,曾因看到坐在地上割麥子的老人而感動得慷慨解囊,卻最終沒有抵御住金錢和權力的誘惑,一步步走上難以回頭的貪腐之路,讓不少熟識他的人扼腕長嘆。

縱覽公開的一封封貪官懺悔書,人們有說不出的好奇,前車之覆那麼多,為什麼沒能挽留住這些曾經意氣風發、頗有才干的人才?是個別上級領導寵壞了他們,少數下級官員捧壞了他們,還是制度的漏洞縱容了他們?說一千道一萬,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本。有個哲理故事講得好: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心動。“廉”與“腐”,一樣的“廣”字外表下,有顆不一樣的“心”。貪心一動,信仰就開始動搖,底線就逐步失守。

心態的失衡,往往始自不經意的對比。為什麼相似的出身背景,相似的能力水平,僅僅因為職業不同,有的人腰纏萬貫,出則奔馳寶馬,吃則燕窩魚翅,住則豪宅別墅,我卻清貧依舊?為什麼手中的公章蓋下去,樓起來路通了,做工程的人發家致富,而我吃苦受累虧欠自己、愧對家人,卻不能拿點補點?辛苦了半輩子,“過去幾十年是為別人活的”,何不另辟蹊徑,為自己活一把?

一念之差,人生打岔。心態一旦不平和,就會錯誤地看待世界上的一切,腐與廉的距離,有時也就是一步之差。李真就說,他看到個別高干子女吃、抽、穿、用極為豪奢,時間一長,就知道了其中的“秘密”——這些錢是依靠父母的權力和影響,開公司、做生意牟取的暴利﹔而那些廉潔的人,不僅生活條件得不到改善,工作上得不到重用,反而還遭到有些人的奚落、責難、孤立和排擠。這樣的“領悟”,讓一些人的心態發生變化,以至於膽子變大、行為出軌。從拒絕吃請到逢請必到,從輕車簡從到前呼后擁,從謹小慎微到揮霍放縱,起初的不安很快被利益帶來的滿足、特權帶來的虛榮所取代,最終難以抑制地滑向深淵。回頭再看,人生之所以踏上“不歸路”,正是源於心態開始“不平和”。

平心而論,更高的職位,更多的財富,更盛的名聲,更大的成就……是一般人都期望摘取的人生果實。然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奢望人生“大滿貫”是不現實的。因此,人生追求需要一個價值排序。作為領導干部,在跨入公務員隊伍的那一刻起,就應該清楚,自己的選擇已經做了人生的取舍:從政為官給了我們施展才華的舞台,給了我們實現遠大抱負的大好機會,但勢必與一些東西要絕緣,再也不要去奢求非分的金玉滿堂、榮華富貴。俗話說,“利欲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船登彼岸”,手握權力,面對誘惑保持平和心態,看到紛擾守住一顆初心,這樣的人生縱然沒有權力“過山車”的巔峰體驗,沒有浮華“名利場”的刺激風光,但“清風明月一清官”,這樣的境界,不正是我們大多數人曾經追求的嗎?

誠然,奮斗在為民服務的崗位,耕耘在改革發展的基層,很苦很累,有時還很委屈。然而,人生原本就需要負載,需要承擔,經歷了痛苦焦灼、扛住了艱難挑戰,才有前行定力,才不會顛簸翻滾。實際上,不論哪種職業,都會碰到不如意的境況,既然為官,應該有吃苦多一點的覺悟。平和心態源於對生活意義的徹悟,對生命價值的領會。有些糾結,想開,就能舒坦﹔有些事情,盡心,就是完滿﹔有些紛擾,看淡,就無悲顏。

一步很短,一生很長,有時一步即是一生。領導干部要走好每一步,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權所動,不為欲所惑。要知道“黃金帶纏著憂患,紫羅?裹著禍端,怎如俺藜杖藤冠?”唯有平和心態,方有平穩人生。

分享到:
(責編:王澤、盛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