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推平壁壘靠什麼(記者筆記)

2014年08月13日04: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在京津冀三地採訪,有三個人的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一位是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他深有感觸地說,區域市場之間管卡多,麻煩多,常常是“你加一把鎖,我勒一道繩”。

很多人都有這個體會。人是社會人,事是身邊事,出省跨區,多少都會遇到。逢節假日,省際高速公路收費站,一堵大半個小時是常事﹔企業跨省施工,資質不互認,為審批跑斷腿﹔腳步跨出市界十米,手機成了漫游。種種不快不暢,豈止京津冀之間,全國普遍如此。

辦事難,成本高,溝溝坎坎多,是表象。深層是捆綁多、束縛多、壁壘多,導致生產要素流動不暢,無法有效配置、聚合。人流動不起來,技術交易不出去,錢沉澱在那裡花不了,產權不明不能交易,又怎能形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貨暢其流、技盡其能的便利化環境,促進三地協同發展?

如何破除羈絆,消除壁壘?由此想到一位工業園管委會負責人說的話,他說要靠行政力量把它“推平”。

一個“推平”,多麼有力!這是強調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市場一體化進程多年來進展緩慢,根本上還是體制機制難改革,地方保護難鬆動,利益本位佔上風。分灶吃飯,“種的多收的多”,自己合適就行,哪管鄰居便利與否。

由費率控制、技術壁壘、行政管制等造成的市場分割問題,還要通過行政之手來打破。推動市場一體化,政府不僅需要自我革命的勇氣,讓審批“瘦身塑形”“一顆印章管審批”等落到實處﹔也需要共謀發展的胸懷,打破一畝三分地,改革稅收分成機制,多一些換位思考,樹立共建共治、共贏共享思維,否則都會受制約,誰也難做大。

僅靠行政手段就一了百了嗎?又想到某市發改部門一位處長的話,他說市場一體化進程,要學會“用小事推動大事”。這話說到了點上。

這個說法更強調市場“無形之手”的強大力量。市場具有“見縫就鑽、機遇均等”的特點,明乎此,不妨從身邊事做起,從小事入手,一點一滴做起來、動起來、改起來﹔讓非公經濟活起來,佔比大起來﹔讓中小微企業活力足起來,與政府改革形成一股對接的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13日 12 版)

分享到:
(責編:宋煦冬)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