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沙8月1日電(記者帥才)中國傳統七夕情人節來臨,不少異地戀的“牛郎”“織女”表達愛意的方式更加多樣,有人選擇網購禮物表達愛意,有人選擇打電話、發電子卡以訴思念之情。記者發現,很少人想到寫一封傳統意義上的情書,向意中人表達感情。
在長沙工作的王川說,一秒鐘就可以在網絡上生成一封電子情書,又何苦耗費紙筆,勞神手寫情書呢?
傳統情書雖然失傳,但卻並不妨礙部分青年對情書的懷念。根據網絡一項最新調查,逾半的文藝女青年渴望在情人節收到一封手寫情書。
隨著七夕情人節臨近,網絡上開始流傳名人的經典情書,其中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情書被一些文藝青年反復誦讀,被贊稱“情書經典之作”。
30歲的菲林女士告訴記者:“我在讀大學的時候,收到過一封情書,是班上一位羞澀的男生送的。雖然當時沒有在一起,但現在想起信紙上的隻言片語,仍感覺到信中的暖暖情愫。”
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校園,網絡尚未發展起來,學生表達感情的方式以書信等傳統方式為主。那時候,彈吉他、唱民謠、寫情書成為校園青年追求愛情的“三大法寶”。
“讀書時,為了追一個女生,我在她宿舍樓下唱了一宿的情歌,為她寫情書寫得手發抖……對於現在的女朋友,我會送花,送禮物,請吃飯,看電影,但不會再寫情書,也沒有時間寫。”在北京工作的白領馬杰說。
手寫情書逐漸失傳於江湖,電子垃圾卻在網絡時代泛濫。“每天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卻不再收到傳統信件。大家漸漸都不再寫信了,更不用說寫情書了。其實,我還蠻懷念收到手寫情書的青春歲月。”在江蘇工作的文字工作者睢婷婷說。
部分受訪女青年告訴記者,電子版情書容易刪除,難以保存,而手寫情書通過信紙與筆墨傳遞情感,更顯得浪漫、溫暖。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