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語出於《山海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巴蛇食象,誰也不曾見過。但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有一種“蛇吞象現象”,即小官巨腐,卻時時可見。
“小蛇”的腐敗能量,大大超出公眾的想象和認知范圍。那些科級(或以下)干部,官卑職小,權也不大,在許多人眼裡,甚至連“蒼蠅”都算不上。他們何以能把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錢財,撈進自己的口袋?
因為權力缺少了監督。權力一旦缺少監督,不大的權力照樣能造就絕對的腐敗。一旦有機可乘,小官即可成巨腐。密雲縣某鎮副鎮長楊某,身兼財政科長,手握招商引資及向相關企業支付返稅款的“大權”,因缺乏制度約束,他便利用職務便利,在向房地產公司等單位支付返稅款過程中,輕易地貪污了1000余萬元。
權力影響有時並不簡單與行政級別成正比。這些小官因為接近基層,尋租起來非常方便。比起那些從國家拿錢的“大老虎”,他們從老百姓口袋裡直接拿錢,相對更加方便,他們給民生帶來的痛感更加直接。在某些經濟落后的地區,由於交通欠發達,文化長期停滯發展,群眾維護自身權益的法律和民主意識欠缺。也許是因為天高皇帝遠,又或許是擔心受到打擊報復,職級不高的科長們的腐敗雖然已昭然可見,百姓隻能在背后發發牢騷。
很多小官都和上級領導結成“政績共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此次中央巡視組提及征地拆遷問題較多,而在這個領域長期呈現“前腐后繼”現象,就是因為征地拆遷與“政績形象”的關聯度最大,油水也最大,可以上下聯動。加之當前征地拆遷制度並不完善,各地賠償標准不一,問責機制不到位,“小蛇”很方便地游走在其間。在政績和利益雙重驅動之下,很多小官和上級領導抱成一團,形成巨腐。一些地方的基層干部甚至與社會上的黑惡勢力形成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張群眾無法沖破的黑暗勢力之網。這樣就使“蛇吞象現象”長期存在。
請善良的人們注意:還有多少“小蛇”游走在我們的腳下,正在吐出紅紅的毒舌。我們且睜大眼睛,仔細尋找,挖將出來,打其七寸,除惡務盡。(吳興人)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