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興水利、除水害,事關人類生存、社會進步,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最近,習近平同志就保障國家水安全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精辟論述了治水對民族發展和國家興盛的極端重要性,深刻分析了當前我國水安全的嚴峻形勢,系統闡釋了保障國家水安全的總體要求,明確提出了新時期治水的新思路,為我們強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同志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既是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思想理論的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治水興水大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節水優先,是倡導全社會節約每一滴水,營造親水惜水節水的良好氛圍,努力以最小的水資源消耗獲取最大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空間均衡,是堅持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以水定城、以水定產,從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審視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強化水資源環境剛性約束﹔系統治理,是統籌自然生態各種要素,把治水與治山、治林、治田有機結合起來,協調解決水資源問題﹔兩手發力,是政府和市場協同發揮作用,既使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發揮好作用,也更好發揮政府在保障水安全方面的統籌規劃、政策引導、制度保障作用。當前,我國水安全形勢嚴峻,我們一定要把習近平同志治水興水的新思想、新思路、新要求落到實處,加快推進治水興水新跨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堅實的水安全保障,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發展的資源和空間。
堅持統籌規劃,科學指導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有個總體規劃。規劃是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的基礎性工作,是指導水安全工作的遵循。應在城市建設規劃的基礎上,逐步完善水利發展規劃、水資源規劃、地下水勘查規劃、農村飲水安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水土保持規劃。規劃要達到引領水安全保障、水資源有序開發利用和科學治理的效果,就必須注重城鄉、山川水安全統籌,綜合考慮自然、經濟、社會因素,綜合考慮流域、地域特點,科學確定規劃和建設單元,實現水安全規劃城鄉全覆蓋。應注重各類水資源統籌,對地表水、地下水等實行總量控制,合理規劃和分配用水指標﹔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分類規劃,實現再利用。應注重水安全規劃與經濟建設、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等規劃的統籌,增強規劃的整體性、協調性。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域面積小,水資源匱乏。針對這一實際,我們堅持把寧夏作為一個城市來規劃建設,今年初制定了《寧夏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對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進行科學定位,劃定了生態、耕地、水資源三條紅線。下一步,將通過人大立法增強規劃的權威性。
堅持節約優先,著力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習近平同志強調,治水包括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等多個環節﹔當前的關鍵環節是節水,從觀念、意識、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節水放在優先位置﹔我國的水情決定了我們必須立即動手,加快推進由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約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轉變。這些年,我們大力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用水方式粗放、水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的問題依然存在。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的方針,必須從觀念、意識、措施等方面入手,像抓節能減排一樣抓好節水。農業節水是重點。應加快轉變農業用水方式,控制和減少大水漫灌,大力發展節水型現代農業,切實提高農業用水效益,同時積極推廣先進節水技術,努力降低噸糧耗水。工業節水是關鍵,工業也是水污染的最大危險。應大力加強工業污水綜合治理,鼓勵使用循環水,同時制定區域、行業和產品用水效率指標體系,在高耗水產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工程,嚴禁取用地下水發展高耗水產業,新上項目一律實行水資源論証。城市建設和居民生活節水是難點。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城市用水需求增長迅速。在城市建設中應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支撐能力,加大供排水管網改造力度,最大限度減少跑、冒、滴、漏,提高污水處理和中水利用率,嚴禁盲目興建不切實際的人造水景。同時,強化水情教育,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水是稀缺資源的理念,消除水龍頭上的浪費,營造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氛圍。寧夏干旱少雨,近年來大力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積極發展節水產業,推行水權轉換,連續5年引黃耗水沒有超過國家分配指標,成為全國唯一的省級節水型示范區。
堅持標本兼治,不斷加強水生態建設和保護。習近平同志指出,自然界的淡水總量是大體穩定的,但一個國家或地區可用水資源有多少,既取決於降水多寡,也取決於盛水的“盆”大小。這個“盆”指的就是水生態。生態和水相輔相成,有了良好的生態,涵養水源的能力就會大大提高﹔有了水資源,良好的生態就會得到保護,就會形成水資源的自然循環。水生態建設和保護是永不竣工的工程,必須堅持標本兼治,既注重源頭治理這個“本”,也抓好污染治理這個“標”。一方面,提升水源涵養能力。把治水與治山、治林、治田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植樹造林增綠,鞏固封山禁牧、退耕還林、草原圍欄、防沙治沙成果,加快湖泊濕地恢復治理,加強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增強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水源涵養能力和生態自我修復功能,著力構建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另一方面,加強水污染治理。寧夏地處黃河中上游,決不允許盲目發展,污染黃河水。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決不要發臭的GDP。要利用環境約束的倒逼機制,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監控,加大對偷排漏排的處罰力度。切實落實企業減排治污的主體責任,加大環保投入力度。排污不達標的企業,要先治理后生產。同時,實施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工程,確保入黃水質達到Ⅲ類以上,保護好母親河。寧夏生態環境脆弱,歷屆黨委、政府堅持不懈地開展植樹造林、封山禁牧、退耕還林還草、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水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天藍、地綠、水淨已成為寧夏一張亮麗的名片。
堅持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搞好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習近平同志指出,要通盤考慮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論証重大工程要把握好大的原則,就是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不能為了建工程而建工程,要兼顧各種關系。無論像寧夏這樣的缺水地區,還是降水比較多、洪澇比較頻繁的地區,都要把水利工程建設作為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舉措。要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設,一方面加快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中小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工程建設,加強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提高應對突發水安全事件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特別是解決好移民安置區和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讓老百姓喝上干淨、安全、放心的水。抓好農田水利建設,持續改善農業水利基礎條件,顯著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因地制宜建設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小泵站、小水渠“五小水利”工程,解決好農田灌溉“最后一公裡”問題。抓好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尊重自然規律,尊重水的自然屬性,堅持科學論証,著眼長遠發展,促進水資源合理流動和戰略調配,建設一批跨流域、跨區域的調水工程,讓水利工程更好地服務發展、造福百姓。這些年,寧夏實施了一大批農業水利、工業供水和城鄉人飲安全工程,保証了農田灌溉和工業用水,解決了近30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全區水資源配置和調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堅持兩手發力,不斷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習近平同志強調,保障水資源安全,無論是系統修復生態、擴大生態空間,還是節約用水、治理水污染等,都要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分清政府該干什麼,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場機制。水是公共產品,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該管的要管好,該交給市場的要交給市場。解決好治水興水中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水治理體制機制。一方面,發揮好政府作用,認真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守住水資源三條紅線,科學制定用水效率指標體系,加強用水定額和計劃管理,建立水生態補償機制,逐步實現水資源佔補平衡﹔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強化水功能區監管,做到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建立水資源綜合管理體制,著力破解“九龍治水”“多頭治污”難題。另一方面,發揮好市場機制作用,堅持公益性和經營性水利建設分離,創新水利建設投入機制,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企業和社會資金參與水利項目建設、管理、運營,引導經營性水利逐步走向市場,使水資源變成資本﹔充分發揮水價杠杆作用,嚴格區分不同用途,以業定價、以質定價、以量定價,城鄉生活用水逐步實行階梯式水價,工業和服務業用水實行超額累進加價制度,農業用水通過精准補貼等辦法,既不增加農民負擔,又促進農業節水。寧夏在全國率先實施水權轉換試點工作,積極推進城鄉水務一體化,探索“農業綜合節水—水權有償轉讓—工業高效用水”的水資源配置模式,建立完善水權交易制度,促進水資源向高效率、高效益行業和區域配置。
(作者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24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