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30日04: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本報烏魯木齊5月29日電 (記者戴嵐、楊明方、徐蕾、楊遠帆)“當年我結婚的時候,就是用席子搭了個棚,現在自己住上了樓房,做夢都想不到啊。”81歲的老軍墾王淑蘭老人上世紀50年代初從山東進疆,如今已是四世同堂。
60年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后,為適應“屯墾戍邊”需要,建立了一些以團部所在地為中心的小城鎮。八師石河子率先設市,師市合一。隨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照“石河子模式”成立7個市,其中,一師阿拉爾市、三師圖木舒克市、六師五家渠市今年迎來建市10周年。
如果說,上世紀“團在林中、房在樹中、人在景中、走在花中”的人居環境還是兵團廣大職工群眾的夢想,如今它已經成為部分職工群眾現實生活的寫照。
從過去“五戶人家一條渠”,到市區人口達13萬余人、城鎮化率達65%的現代化生態宜居城市,五家渠的變化令人目不暇接。大力推進“三化”進程,十年來城區面積由6.8平方公裡擴大到14.2平方公裡、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現在,兵團最大的變化是兵團人的干勁更足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政委車俊說。
《 人民日報 》( 2014年05月30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