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各民族團結努力,新疆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雙雙位居全國前列 

天山雪鬆根連根 各族人民心連心(在新疆大地上)

本報記者 田 豐 於 洋 胡仁巴

2014年05月29日03: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們,如今,在新疆發生了一些事情,但我們每個生活在新疆的人,團結的心都沒有改變。我特別地喜歡艾特萊斯(新疆的一種絲綢),它把各種顏色巧妙融合在一起,成了一個包容性很強、很幸福的顏色。就像我們在新疆生活的每個人,可能民族不同,但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在這裡幸福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了包容、和諧的新疆。”5月22日,在烏魯木齊市民族團結典型事跡巡回報告會上,維吾爾族姑娘阿孜古麗的這段演講,讓在場的的近百名干部群眾產生了深深的共鳴。

  “天山雪鬆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在新疆,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加強民族團結是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2010年5月召開以來,新疆大力促進民族團結,倡導各民族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

  最近,一部反映全國道德模范阿尼帕·阿力馬洪事跡的電影《真愛》正在全國上映。維吾爾族母親阿尼帕,用超越血緣、民族的人間大愛,含辛茹苦撫養大6個民族的19個孩子的感人故事,讓無數觀眾潸然淚下。

  “我不喜歡人家問我孩子是什麼民族的,在我看來孩子們從來沒有民族之分,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阿尼帕老人的話,道出了民族團結的真諦。

  “隻有一家人,才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彼此沒有猜忌,傾力相助﹔隻有一家人,才會心靈相通,彼此共擔風雨,沒有隔閡。”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工作人員李紅看來,生活在新疆的40多個民族,都是一家人。

  自古以來,新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幾十個民族在天山南北遼闊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和睦相處。

  團結,是新疆的精神特質。人們都沒有忘記,勇救落水少數民族少年而獻身的杜養富、賣烤肉捐資助學的全國道德模范阿裡木、給素不相識的維吾爾族男孩捐腎的王燕娜、挺身而出勇救漢族女大學生的艾尼·居買爾……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民族團結血濃於水的內涵。

  “‘民族團結’是一種沒有界限,不分語言和風俗習慣的人與人之間心心相印、相親相愛的行動,更是一種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以心換取心,以愛博得愛的感動。”新疆工程學院教師李玲認為,對更多的新疆人來說,民族團結是一種習慣和信仰。

  今年5月,是新疆第三十二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主題是“民族團結,從我做起”。在活動動員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提出:“讓民族團結一家親,像陽光一樣照耀在各民族心中”“讓各族青少年從小玩在一起、學在一起、成長在一起”“讓民族團結意識深入每個社會細胞”。細致入微的表述,描繪出新疆人心中最美的畫面。

  “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

  “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這句維吾爾諺語的意思是,和睦才能成事,團結就是力量。

  實踐証明,民族團結搞得好的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實惠就多﹔反之,民族團結遭到破壞,就會導致社會動蕩不安、經濟發展停滯。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經濟不斷發展、民生持續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雙雙位居全國前列。這一切,離不開各民族團結一致的努力。

  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發展要落實到增進團結上。“這4年來,新疆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隻要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各民族同胞就會抱得越來越緊。”烏魯木齊市急救中心護師阿衣古麗·依米提說。

  和田地區策勒縣烏魯格薩依鄉阿其格的塔伊爾·麥提薩迪克,將兒子木拉迪江送到了離家50公裡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一牧場學校上學,就是因為那裡的雙語教育搞得好。為增進各民族了解和溝通,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多年來,新疆投入大量資金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和本民族語言的雙語教育,取得良好效果。2009—2013年,南疆學前兩年雙語教育普及率由60.5%提高到95%,少數民族中小學生接受雙語教育比例由27.4%提高到53.3%。

  促進少數民族就業是新疆民生之本。今年,自治區拿出9億元,支持195個符合南疆特點、有一定基礎,稍加扶持就可以促進發展、有效帶動當地就業、讓老百姓受益的“短平快”項目,重點扶持小微紡織服裝服飾、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民族手工業等十大產業。計劃用兩年時間,實現增加企業就業5.8萬人、帶動5萬人家庭從業的目標。

  團結兄弟姐妹,打擊共同敵人

  “敵人害怕我們團結,說明團結最有力﹔敵人越是要破壞團結,我們就要更加團結!我們要團結,各民族要團結!不能再沉默了,不會再沉默了!我們,並肩,向暴恐分子出拳!”“4·30”烏魯木齊火車站暴恐案件后,11位維吾爾族大學生在網絡上發出“面對暴恐,我們不再沉默”的公開宣言。

  緊接著,新疆各族各界青聯委員、大學生昂首而起,越來越多的各族青年站出來發聲、亮劍。上海市育才中學新疆部學生在《關於對維吾爾族大學生〈我們,不會再沉默〉公開信的響應書》中說:告訴我們的家人和親朋好友,要堅決抵制宗教極端勢力的影響,堅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積極傳遞正能量,愛祖國、愛新疆、愛各族同胞,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給“新疆人”正名!

  經歷過劇痛和陣痛,“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更加深入人心。新疆各族群眾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宗教極端思想和恐怖主義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團結兄弟姐妹,要付出真情、獻上真心﹔打擊共同敵人,要針鋒相對、毫不留情。

  5月22日,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文化宮早市發生嚴重暴力恐怖案件。案件再次引起新疆各族干部群眾的強烈憤慨。自治區團委、青聯、學聯等組織迅速發聲,新疆木卡姆藝術團、新疆雜技團的200余名藝術家舉行“聲討恐怖暴行、維護民族團結”集體簽名……

  新疆農業大學的5名學生輔導員在聯名信中說:“我們發誓,竭盡全力把學生培養成愛黨、愛國、愛疆,充滿正能量的人才,讓他們懂得人世間更多的是愛和正義,使他們和我們一樣加入對你們(暴力恐怖分子)作戰的隊伍,對於你們的挑舋我們隨時奉陪!如果國家發出號召,我們輔導員會應征拿上正義之劍去斬斷你們罪惡的雙手。”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新華南路街道三橋社區黨支部書記吐爾洪·買買提說:“我們所有人都要擦亮眼睛,分清朋友和敵人。對於暴恐分子,一定要依法嚴懲。同時,我們也要共同努力,團結一心,讓他們沒有立足之地。”


  《 人民日報 》( 2014年05月29日 02 版)

分享到:
(責編:曹昆、盛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